打破沉默:克服'旁观者效应',成为行动者!

打破沉默:克服'旁观者效应',成为行动者!

心理学,重塑认知

0阅读

前段时间北京地铁上发生的一起老人未让座被打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 老人:可不可以让老年人坐?
  • 女子:让别人都可以,你不行!

这是老人和年轻女孩的简短对话,地铁上老人强势要求女孩让座被拒绝后,用随身拐杖扒拉女孩的双腿“猥亵”,期间还不断动手推搡女孩。
最后叫嚣:“上派出所去报案”!
网络上热议着整个事件的过程,从道德教育、社会压力、情绪调节等多个方面的进行讨论。
我们可以看到当个体感到被不公平对待或期望落空时,愤怒情绪便可能被触发,可能转化为攻击性行为,如本事件中的暴力冲突。
这些舆论中,我发现大家都会口诛笔伐事件中的乘务员,当女孩遭到老人拐棍骚扰时,从视频中并未看到乘务员出手阻止,老人不断推搡女孩,乘务员也没有及时制止。
其实,这不仅是一个职业和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心理现象。

dachshund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这个心理学现象是指:
当个体在公共场合中遭受困难和侵害时,旁观者越多,周围人会倾向于袖手旁观,求救的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获得帮助的机会与人数成反比,在场的人越多,每个人的责任就会越小。

我们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当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面对他人的求助时,你是否有强烈出手相助地责任;而如果当你是很多人一起围观他时,你是否会觉得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责任。”
因为大家都在等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处于观望状态。
当我们更深入一层去理解“旁观者效应”,会发现有两个潜在原因让在场围观群众迟疑不决,不敢出手,让众人成为了“旁观者”。dachshund

第一个是信息不充分。
比如上述新闻中,我们能从视频中看到两位当事人已经在公共场合发生争执,甚至激化到了发生肢体冲突的地步。
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最开始引发冲突的原因,本着见义勇为的精神上前劝阻,可能会因为搞不清楚情况,自己落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第二个干涉成本过高。
说白了就是,考虑到见义勇为之后可能导致的损失,自己压根无力承担,所以旁观者最终选择了缄默。

前几年的社会新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比如有人扶起路上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老人指认为撞人,从而不得不借助执法机关的调查,才能还自己一个清白。
甚至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帮助者反被法院判定赔付医药费。
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风气发生着变化,像是有个声音在耳边回荡:在公共场合要保持警惕,不要去贸然帮助他人,因为帮助他人,不太安全,还可能引发一连串的不利后果。
所以,人在做出行动决策前,潜意识都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那么就会罢手。
dachshund

那该怎么打破“旁观者效应”呢?
首先,学习公众救治技能。
为了让人能够群体环境中挺身而出,勇敢帮助他人,要学习各类必要专业救助技能。
比如人工呼吸、急救、灭火等技能,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信,知道面对危险如何处理,更是把下意识的动作变成本能反应的一种。
其次,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感”。
说白了就是,如果我们不再把陌生人看作是与自己无关的陌生个体,而是拥有某种情感联结,属于同一个共同体的成员,那么我们出手帮助他人的意愿,肯定会大大增加。
最后,是营造一种“好人不孤独”的社会氛围。利用公共资源来保证见义勇为者得到足够的支持与保障,减少他们付出的成本与代价。
当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组织,营造出一种“好人不孤独,大家都在背后支持你”的氛围,让那些潜在的见义勇为者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得到来自身边人,乃至社会的支持与保障。
我知道社会要营造见义勇为、谢绝旁观的社会氛围,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系统工程。dachshund

但从自身做起,只需要一个特质,那就是:“勇敢”。
只要我们牢记一句话:“看似你是帮助和保护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但这等于在帮助和保护未来某个时刻的自己。”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