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呢?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八个年龄段,他告诉我们,人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成长任务,我们要去完成。如果我们能在该有的年龄段正好把那个年龄段的任务完成了,那我们的人格就能健康的一步步成长,同时,伴随每步的成长会生成一些优秀的品格。每当我们在新的阶段中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的时候,这些优秀的品格会支撑着我们成长。但如果前面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好,那我们人格中就会留下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也会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进入后面阶段,在面临压力和挑战的时候,它就会给我们捣乱,制造麻烦。我们一起来看看人生八个阶段的任务。
第一阶段,婴儿期(0-18个月),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要建立信任感,比如小婴儿一哭,它就能得到很好的关注和照顾,有人跟他互动逗笑,那么这个时候,婴儿就会对生存的这个世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反之,如果小婴儿的环境严重缺乏照顾和互动,那么这个婴儿就会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
第二个阶段,儿童早期(1.5-3岁),这个阶段是第一个反抗期,父母开始控制孩子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比如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感,他们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进食、排泄、玩耍等,所以训练好习惯不太容易,孩子会反抗外界的控制。父母不能完全听之任之,否则将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同时,父母若过于严厉,又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主感和控制能力,或者父母的惩罚方式不当,孩子会产生自我怀疑和羞耻感,这个阶段父母需要掌握教育的方式和尺度非常重要,这样才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形成。
第三个阶段,学龄初期(4-7岁),这个阶段是主动与内疚感的冲突。如果孩子主动探究的行为得到家长的鼓励,孩子就会有更强的主动性,这为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父母如果嘲笑孩子的探索和想象力,孩子就会逐渐失去信心,他们将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自己安排好的狭小的圈子内,缺乏开拓性。
第四个阶段,学龄期(7-12岁),孩子在这个阶段内需要在学校内接受教育,学校培养孩子的适应社会、掌握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学业顺利,孩子将获得勤奋感,这会给孩子将来成年后的独立生活及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自卑。
第五个阶段,青春期(12-1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中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心理快速发育,他们会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感觉和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保持一致,如果不能保持一致就会产生对自己角色和身份的迷失,失去方向感。
第六个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建立亲密感,克服孤独感,勇敢的表达爱意。在亲密关系中,会伴随有自我牺牲与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亲密无意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第七个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阶段是追求生育和事业的阶段,从进取中获得生命延续感,避免停滞感。这个阶段中,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也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这个阶段中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第八个阶段,成年晚期(50岁以后),这个阶段进行角色调整,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以超然的生活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中,都会存在着心理冲突,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下,每个人的年龄阶段会稍有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发展的大致顺序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各个阶段,这将是对自我认知的启发,帮助我们从自己的过往中找到人格形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