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到你的稳定客体了吗?

你找到你的稳定客体了吗?

稳定客体,个人成长,安全感

1阅读
当一个婴儿降落到这个世界上,他想要存活,必然需要他人的照料。饿的时候,他哭,母亲就会来给他喂奶;渴的时候,他哭,母亲就会来喂他喝水;害怕的时候,他也哭,于是母亲温柔的把他抱起来,轻声抚慰。母亲,就是他的稳定客体。
 
作为婴儿的稳定客体,母亲积极地回应着他的各种需要,而在每一次的回应中,婴儿的安全感逐渐建立,自身的各种机能也不断发展,直到他可以独立的应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不再需要别人作为他的稳定客体。
 
但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路径都不会这样完美,除了主要照料者,其他方面也都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因此安全感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缺失。
 
照料婴儿是一个繁重且及其细致且需要耐心的工作,如果这一任务仅由母亲单独承担,即使这位母亲人格健全,身体健康,我想她也绝难对婴儿的各种需求做到及时回应。更何况人格健全的养育者本就并不多见,再加上家庭系统中还有其他人存在,以及这些家庭本身可能还有其他事务,这就更造成了婴儿生存环境的复杂,导致安全感的建立受到影响。
 
学生在学校里的时候,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稳定客体,学生就会有安全感。但是如果教师的行为反复无常,奖惩学生全凭自己的心情和喜好,而不是依据既定规则,班级规则朝令夕改,甚至形同虚设,那就会是一个破坏性极强的客体。班级里的学生因为找不到教师行为的规律,会感觉自己时刻处于风险之中,这显然会影响他的安全感。
 
稳定客体未必是某一个具体的人。
 
当婴儿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五花八门的知识和社会信息时,社会文化环境这一客体对儿童安全感的影响就会开始发生作用。我曾遇到过有儿童因为听到出租车抢劫并谋杀乘客的报道,而在出门时不愿跟父母坐出租车的案例。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的加深,社会文化及政治经济等因素也会更多的影响成年人的安全感。在某一个社会系统中,违反道德伦理、社会生活秩序、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惩治,生活这个系统中的人们,安全感就会越来越低。当这种安全感跌破某个阈值,并受到某一个社会公共事件的刺激时,就极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与之相反,此类不良行为发生之后,社会系统内的各个部分及时行动,维护公平正义,保证社会系统平稳运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安全感就会越来越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良性循环也会影响到这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甚至个体在生命早期缺失的安全感也能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得到一定的弥补。
 
对于我们这些安全感存在缺失的个体而言,如果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这样一个稳定客体,那些无助的时刻是不是会更容易度过,那些如临深渊的痛苦,是不是会被稀释?
 
已经成人的我们自然不需要对方像母亲一样时刻关注我们,并满足我们的所有需要,我们毕竟已经不是婴儿。在那些无能为力的时刻,在那些如履薄冰的时刻,在那些快要垮掉的时刻,哪怕对方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做,但我们知道,对方和我们站在一起,他会一直陪着我们,这就让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那些艰难的时刻,迈向生活的另一层境界。
 
你找到你的稳定客体了吗?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