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有时会被问到:老师,你是不是能看穿别人。
心理咨询师可以看到各种人格模式,但不以看穿为目的。甚至于无形中疗愈时,也不会让来访感到被看穿的压力。
人的一言一行都在表达独特的我,我把这个叫作“行走的人格””只要用心洞察,体验,谁都会是心理学家。
那么如何去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呢?
首先感觉互动,如果对方是主动的,开放的,放松的,那么这个人交往中可以带动氛围,比较能快速融入或打造一个圈子 。相反,对方是被动的,拘谨的,紧张的,溜边的,那么他在交往中会慢热,在熟悉的地方活跃一点。或者跟前一种人差不多,也会主动,开放。一旦新环境,会不表现,不断观察,感觉谁不会拒绝自己,小心翼翼的试探,或等别人来找自己。
再次看处事方式,如果对方做事比较果断,执行力好,看中过程,不管结果,关注当下,不沉浸过去,不焦虑未来,那么这种人就是自信高一点的类型。相反,做事犹豫,担心做不好,完成任务担心有不好的评价,即使真的很好的结果,也会归于幸运的原因。对过去后悔,对未来焦虑,对当下有各种困难待而不行,那么这是一种自卑的类型。
其次看言行是否一致,如果对方遵守承诺,说到做到,遇到不了解的地方会探讨,调整,因为客观原因没有完成诺言,会真诚道歉,而且会用其他行动补偿。这种人格是独立承担型 相反,言行不一,总是去找理由证明自己是没问题的,计较得失,说的很好,又不做,还把原因归到对方身上。这种人格是逃避型的 。
人格的特征有时是混合型的,不会得到清晰的界定。但只要抓住互动,处事和言行这三个方面,就会看到行走的人格。
如何完善人格呢?
首先清楚自己的互动模式,按着自己舒服的方式。然后处事时看一下周围人的反馈和自己的觉察,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最后言行方面要想好了再说,说了就去做 做不到请求谅解。
人格完善是人一生要做的事,让我们边走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