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问答已经去了别的星球
相关回答
杜玉会
当你总是在一个黑洞循环的时候不妨试试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慢慢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例如我们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平时想做没有做的极限运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学一项自己想学没有去实现的技能等等等等,通过转移注意焦点,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
肖钤文
1.不断指责,斤斤计较,使孩子变得自卑。只有让孩子敢于决策,勇于犯错,自行解决问题,他们才能变得自信和坚强; 2.情绪失控。如果父母情绪波动大,孩子也会变得情绪化; 3.不让孩子自主探索,遇到问题总是立刻提供解决方案,导致孩子缺乏主见,过于依赖; 4.过分关注成绩,而忽略了人格和才能的培养,追求虚名而忽视实际,成绩是虚幻的,完善的人格和内在热情与兴趣才是真实的; 5.不发掘孩子的天赋和梦想,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 6.用自我牺牲来要挟孩子,让他们感到愧疚,难以挺直腰杆,这样的孩子,内心往往不是开放的,而是封闭的。
张凤琴
自我就像大海上飘浮着的一条小船,又像一座沉落在海底却只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有时他自然地前行,有时又被大海中的风浪影响着颠簸、退行、原地打转甚至面临沉船、被海水裹携着不知要被带到哪里。 他不知道这海底的冰山都连接着自己。他以为“我”就是“自我”知道的这么多,“我”就是“自我”以为的这个样子,“自我”总是可以把“我”管理得好好的,控制得好好的,照顾得好好的。 不。事实根本不是如此。 一个女人,平日里看起来挺文静。但突然在一个时期,她就像变了一个人,爆燥、忧郁、哭弄无常、怨声载道,没完没了地指责家人。她还是平日里那个她以为的“自我”吗?怎么如此地不同呢?假如不是她,那又是谁? 一个男人,平时看起来挺理性。但有时瞬间发火。他的自我不想发火,但那火气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自我控制都控制不住。这时他的自我又到哪里去了?莫非那发火的自己不再是他自己吗?谁都知道肯定是啊,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完整的我,远不只是海上飘浮着的那条小船或海平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那只是我们可能知道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它距离一个“完整的我”还相差甚远。想起来年轻时就被一位搞艺术的老师笑骂我“活得极不完整”,自己还和人家争辩得脸红耳赤。后来学了心理学才懂得,人家说得是对的。我们只知道我们以为我们是的那个部分,以为那就是完整的我们,那上面表现出的种种怪象又是谁在作祟?难道不是我们吗?显然也是我们,只是它不像平时里的我们而己,看起来像一个更加陌生的我们。 有时,我们会骂:鬼知道是怎么回事。不错,“鬼”的确知道是怎么回事。只不过,这个“鬼”就是我们的“心魔”而己——它,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已经变得不熟悉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常庞大的一个我们还很陌生的自己,它就在那里存在着,但我们却往往熟视无睹、视若无人,生活在自我的状态中,任它们在暗处影响我们、干扰我们甚至左右我们的生活。 心理学引导我们认识自我,深度心理学引导我们认识我们仍很陌生的未知自我,即无意识中原本也属于“我”的各个部分。 用非常具有局限性的“自我”去了解如此庞大、充满未知的更趋于”完整的我“,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谨防着自己不要变得太过自恋、太过自大、太过自以为是;还需要尝试着开放自我的心态,让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但仍旧属于“我”的部分进来;同时,还需要学着识别并理解那些与平素里不太一样的“我”的部分的历史、形成、变迁及接下来怎么办。
赵莎莎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他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的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容丽卓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瞄着对的方向,坚持做对的事情,一定会越走越好。 早上好,愿你的心情也像春天一样,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那晓旭
我们无法在创造问题的意识维度上去解决问题,因为正是原有的意识创造了你当下的问题。当你要解决问题时,必须来到一个新的意识维度。——爱因斯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或者说当局者的迷。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