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最近接到一些高焦虑高敏感的青少年的个案,成因很多和原生家

郁雪梅
最近接到一些高焦虑高敏感的青少年的个案,成因很多和原生家庭的教养和互动模式有关,总结一下孩子遭受原生家庭创伤后的典型表现有以下几点: 1, 持续不断的焦虑 对孩子来说,心灵创伤是难以迅速弥合的,虽然身体上完好无损,但潜意识里这种伤害一直在,一旦收到刺激,受伤害的场景会又浮现在脑海里,使年幼的心灵始终难以安宁,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中。 2, 对某些场景或者人物感到畏惧 父母或许觉得难以理解孩子会对某些场景或者任务感到畏惧,但从心理的角度来讲,可能正是因为孩子在这些场景中受到过伤害或者被这些人物伤害,他们才会心生畏惧。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孩子往往会采取回避的方式自我保护。 3, 敏感度高 父母的经常性指责会让孩子的心理更加敏感,为了避免遭受同样的伤害,他们的警觉性会变得更强一点,害怕被批评指责,所以宁愿不去和父母沟通。持续敏感的状态令孩子的神经时刻紧绷,有时候过于敏感,甚至会造成草木皆兵的幻觉。 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通常是多方位多角度的,许多人虽然长期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更不会想到,有些焦虑的出现其实源自童年时期的某些遭遇。 所以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减少家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2温暖
0回答
郁雪梅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古丽扎努尔·艾尔肯
第四种角色:接纳者 安全基础上,就是接纳,同样是心理咨询师的底色。表现在: 他不会评判你 他不因你是受害者而贬低和蔑视,什么性少数、艾滋病、临终者、被性侵者、丁克者、独身者、性工作者、不能生育者、身体残疾者等等,都不会被轻视和忽略,不会有世人眼中的评判,你就是个自然存在的人类个体,同所有人一样,人格层面都是平等的。 也不会因为你觉得羞耻、恐惧的事取笑你,不因为你曾做过后悔之事而另眼相看。不被评判地活着是每个人的权利。他会努力理解你同倾听一样,现实几乎没人无目的地理解你,因为他要成为你的一部分,要失去自己的一部分,还要有能力抽离出来。这是心理咨询师情感耗竭的主要原因。 他会允许你。只有你自己知道“不被允许”是多么糟糕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从父母夺走你嘴边的棒棒糖开始。 有位来访一语道破天机:“只有你成为和我父母相似的地位时,你的允许对我才有用”。当咨询师成为来访者的重要客体,干预才有效,咨询才有进展。就像你回到了5岁,所有父母的不允许变成了允许,“孩子,我们爱你原本的样子,无论你做什么”,而非无情地打压和批判。 咨询师对你的允许不是结果,最终变成你对自己的允许才是结果。 他重视你的情绪,无论你觉得它们是如何微不足道或深感羞耻,好的咨询师不会这么认为,他认为你的情绪对你而言就是最重要的,他的重视最终内化为你对自己的重视。 因此,心理咨询师并不只是包容、倾听,还有“干预”。包括解释、描述、引导甚至讲道理,但那都是在成为你重要客体以后才起效,否则就是野蛮分析。 成为重要客体的过程虽长,但从你们第一次访谈就开始了。这是个量变的积累,而非突然质变。包括解释、描述、引导甚至讲道理,但那都是在成为你重要客体以后才起效,否则就是野蛮分析。 成为重要客体的过程虽长,但从你们第一次访谈就开始了。这是个量变的积累,而非突然质变。 第五种:见证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能够成为别人生命的见证者,真的很幸运。许多相濡以沫就是彼此见证,就是你的经历中有他,他的经历中有你,你们是两个独立个体,但又相互交织。咨询师也是你生命的见证者。 作为“见证者”,我会被人性之光感动、被内心不灭的火焰感动、被不屈服的斗志感动、被彼此相伴感动,被成为你的见证者感动! 是的,心理咨询是一种职业,是一份工作,需要赚钱养家,但在我看来它绝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意义感,一种使命感。

赵莎莎
有一些女性可能因为自己不够漂亮而痛苦,所以有的时候美丽可能并不仅仅是女人的一个展示自己的方式,还可能成为了大多数女人的一个诅咒。今天我们来聊聊,经常嫌弃自己丑,可能是一种心病,探讨女人和美丽之间的故事。在审美方式多元化的当下,每个人的美都是独特的,但是有很多人还是觉得自己丑,很可能并不是自己的审美出了问题,真正的原因是你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好,或者是其实你并不接受自己。 美丽不应该是一种诅咒。如果通过我们的讨论能来把女人从美丽的诅咒里面解放出来,就达到目标了。比如:你本来已经很美了,还觉得自己不够漂亮的女孩子是很多的。 比如有的女孩子你没有见到她之前,她会对她自己有很多定义,有很多描述,比如说很胖很丑或者怎样,但是当你看到她的人或者看到她的照片的时候,你甚至没有办法把她自己描述的样子跟她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对上号。你感觉她完全说的是另外一个人,就不是你所看到的这个人。 今天讨论的话题——老是嫌弃自己是一种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我就想了一下,我觉得有可能就是一种自恋过度的病,老是嫌弃自己不美的这些女人,她们为什么嫌弃自己不美呢? 你如果安慰她说你比我漂亮多了,对她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她们对标的对象根本就不是你,有可能是李嘉欣、张柏芝,甚至可能是更美的大美人。甚至说她真的长成张张伯芝和李嘉欣,也不一定觉得自己美,因为在她心目中所谓的美可能是完美的。你想如果我们总是去拿一个完美的标准去对照自己,不可能觉得自己美的,对吗?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 这个道理我觉得很多人能懂,在很多心理学的课程上我们也能学习到,我觉得如果说你内在其实是有渴望的,你就应该把自己的渴望活出来,可能你经过努力之后,你不会变成李嘉欣、张伯芝,但是一定会比你现在漂亮很多,在变漂亮的过程中,你的自信就会被提升。我觉得人最重要的不是害怕你没有欲望,而是害怕你不能直面自己的欲望,你不能直面这个欲望就很难。但你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无限期的刚才讲的那种自恋狂一般这种预期,非要自己是天下第一,要是完美,我觉得两方面,一方面不断地去提升自己,让自己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状态,然后另外一方面去调整自己的预期,在你的预期跟你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状态之间找一个匹配的点,就是你最舒服的时候。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