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拖延症并不是简单的懒惰,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模式,个体

薛静
拖延症并不是简单的懒惰,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模式,个体总是推迟开始或完成任务,即使明知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负面后果。拖延并非有意为之,很多时候,患者内心深处是想要完成任务的,但却无法驱使自己立即行动。 拖延症的特征: 1.时间管理失准。拖延者对时间的感知通常存在偏差,他们往往高估未来可用时间,或者低估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2.冲动和即时满足受拖延症影响的人倾向于为了短期的愉悦而牺牲长期利益,他们往往做出冲动的决定,放弃重要的工作,选择立即能获得回报的活动。 3.完美主义在某些情况下,拖延症与完美主义有关,由于对做不到最好的恐惧,他们宁愿不开始。 4.自我调节失败拖延者在实施计划和遵循意图方面往往有困难,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无法按时开始或完成工作。 5.负面情绪和自我压倒拖延者往往在面对压力较大的工作时出现焦虑和拖延行为。与此同时,任务未完成又会产生新的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6.逃避和自我欺骗。面对挑战时,拖延者可能会用各种借口合理化自己的拖延行为,比如“我在等灵感”或“我在做更重要的事”。 您有这样的表现吗?欢迎来我这里我们一起探讨哦 逃避和自我欺骗 面对挑战时,拖延者可能会用各种借口合理化自己的拖延行为,比如“我在等灵感”或“我在做更重要的事”。 逃避和自我欺骗 面对挑战时,拖延者可能会用各种借口合理化自己的拖延行为,比如“我在等灵感”或“我在做更重要的事”。 拖延者对时间的感知通常存在偏差,他们往往高估未来可用时间,或者低估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2 冲动和即时满足 受拖延症影响的人倾向于为了短期的愉悦而牺牲长期利益,他们往往做出冲动的决定,放弃重要的工作,选择立即能获得回报的活动。 3 完美主义 在某些情况下,拖延症与完美主义有关,由于对做不到最好的恐惧,他们宁愿不开始。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魏孝琴
张秋菊
自我同一性,指的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一种主观的感觉和体验。如何达到自我同一性呢? 第一,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会发现,那些从未离开过原生家庭,与父母粘连过度紧密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我的态度较消极,害怕冒险和改变;相反,那些离开原生冢庭后独立成长的人,如果发展顺利,则能够确立自己的价值和方向,主动解决问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我。离开家庭对于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精神分析家克莱因有一句名言:“通过离开父母,每个人经常不同的途径成长为男人和女人。” 第二,持久的内在探索 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让真实的自我浮现和培养,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发展自我分化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情感、个人品味等。不断地觉察对家庭、社会的诸多怨恨,认识到这些怨恨对于自身的破坏性,逐渐走出恶性循环。 第三,持久的外在探索 一些迷失自我的人往往内心封闭,拒绝改变,回避真实的人际互动。他们需要在从事职业和建立亲密关系过程中,经受挫折,接受社会和他人的影响,逐渐地从各种不合理的信念、自我封闭的幻想中走出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不要仅仅停留于幻想和思考之中,要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对他人持开放的态度。这至少能够减缓消极情绪的能量,不至于被同一性的困惑干扰了改变的可能性。

芦李
/正念是什么?/ 正念是一种科学的冥想练习。和其它冥想练习不同, 它的目的不是追求内心的平静、放松或者某种特殊的身心状态,正念练习的意图,是锻炼我们与情绪共处、不被情绪控制的心理能力。 如果把内心比作大海,情绪比作海上的波涛。正念就是学习在波涛起伏时,冲浪前行,去往想去的地方,而不是企图让大海永远变得平静,才开始启航。 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练习,正念拥有以下这些特点: 1. 有成熟、标准化的练习技术: 包括正念呼吸、身体扫描、正念行走、正念瑜伽等这些被科学研究重复验证,能有效提升正念能力的技术。 2. 有可预期、可量化的练习效果: 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对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人来说,经过 6-8周的练习,就可以有效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和注意感受度的品质。 3.有明确的起效机制: 自 1978 年卡巴金教授将正念引入心理治疗领域,经过 40 多年的研究,心理学家借助心理量表、脑电磁共振等技术,认识到正念起效的核心原理,就是培养一种特殊的注意方式,即:对此时此刻、有意识的、非评判的注意. 正念的核心技能: 1.专注当下:关注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陷入对过去的无尽懊悔或对未来的过度担忧,无法自拔; 2.非评判的态度:摘下「不应该」、「不好」、「不正常」等主观评价的有色眼镜,实事求是地看到事情的本来面貌; 3.有意识地行动:让注意力按照自己的意愿集中和灵活转移,让行动朝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

冯二玲
受助者恶意 明明自己是出于好意帮助别人,之后却感受到他们的冷淡、回避、背后说闲话、敌意与攻击、暗中破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甚至会出现自我怀疑:是不是当初不帮助他们会好一些?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收获自我价值满足感,但可能受助者也会因此觉得不如人,产生挫折、自我贬贬低、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向的心理能量,可能会在日后伺机反攻,造成助人者的心理创伤。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做“受助者恶意”。所谓受助者恶意,就是我们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对我们产生感激之情。但伴随感激,还有一种相反的情感,极其隐秘,又极其凶险,那就是仇恨。被帮助者会在受助中,看见自己的无能和卑微,并认为帮助他的人,是在施舍他轻视他。渴望平等是人天然的本能,所以受助者就会一边接受帮助,一边心怀仇恨。 哪些助人行为会让受助者产生恶意心理呢? 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助人行为,在了解“受助者恶意”这一概念后,我们必须清楚,哪些助人行为会让受助者产生恶意心理呢? 受助者的人品、价值观、性格。认知影响行为,这些是是否产生恶意心理的决定因素。如果其品行不端、价值观扭曲、又不懂感恩,那这个人是危险且不值得帮助的。 给予帮助的程度过大。有时候一些小事上的帮助会得到感谢,但巨大的恩情却会使受助者产生无法回报的压力和羞愧,有可能会催生负面的情绪。巨大的受益也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受助者的贪婪,最终成为吸血虫。 同样的成长背景。比如同胞兄弟姐妹、同班同学、公司同级别同事……受助者容易感受到威胁。助人者过多帮助,受助者将来一定“大恩如大仇”。(可以接受陌生人中奖500万,决不允许邻居家的鸡多下一个蛋) 当助人者拥有傲人的社会资源或财富、权势时,会比较容易造成受助者能力不足的负面感受。 “受助者恶意”虽然反常识但是却很常见,所以大家在帮助别人时要注意恰到好处,把握合适的分寸,还要懂得适可而止,一旦察觉到受助者有依赖心理请迅速停止。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要接受他人的相扶、相助,尤其是在我们茁壮成长的过程里,养育我们长大的父母、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支持和协助我们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以及生活中经常施以关怀的亲戚和朋友,都是我们的恩人和贵人,我们理当感恩这些大力托举我们的人!越是懂感恩的人,人生前景也会越好。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