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纵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因为「对方如何

赵艳杰
纵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因为「对方如何看你」,那是对方的课题。——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温暖
0回答
赵艳杰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崔美佳
春节需要“仪式感”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辛苦劳作一年后的中国人充分休养、祈愿和娱乐的时间,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最具特定生活仪式的喜庆日子。 仪式即人们在传统节日期间所展现的、普遍有别于日常生活的行为。 人类学者Monica Hunter Wilson认为,"仪式能够在最深层次揭示价值之所在。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 福春节的一系列习俗活动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心理功能,正是通过一系列仪式活动得以实现。而仪式也使节日的意义更 心理学认为,"心理暗示作为一种社会影响的形式,主要是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文字或自然景观等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使受暗示人在心理或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 纵观春节的传说和习俗活动,都充满了积极的心理暗示: 民众通过编造"年"兽的出现和消失这样的幻想故事,把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想象成可以通过爆竹、 旺火。 或红色等仪式来控制并安慰自己,从而达到 心理上的满足以及对来年生活的憧憬;故事发生的背景被设定在冬春交际、农民新的一轮播种即将开始之时,犹如认为来年自己也可以控制或战胜自然灾害,获得一个好的收成,所以赋予新的年岁从春意盎然中开始。 另外,民众通过洗澡、扫尘等期待新的一年平平 安安、健健康康; 通过贴春联、放鞭炮等期待新 的一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通过祭祖和相互拜年等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由此可见,春节习俗活动无一例外地充满了喜庆色彩,特别是通过调动想全国人民的热情时,它的暗示效应也就被无限放大了,从而使它变成了一种“群体性期待或积极暗示”。 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春节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坚信。 (以上内容摘自搜狐号作:《春节谈心理学:春节习俗背后的心理学》)

王艳
向内求的幸福才牢靠 自尊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的形成、发展是从一个生命诞生之日起就开始的了。如果他经常得到周围人尤其是父母正面的评价、肯定,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人、可爱的人,他的自尊水平会偏高。 相反,如果他很少得到外界的积极评价和回应,更多得到的是否定、批评、打击、嘲笑甚至暴力对待,他会觉得自己很糟糕、不值得被爱,自尊水平会偏低;当他成年之后,他依然会带着过去的消极思维和互动模式进入新的关系里,感受着不被爱和不值得。   她的心灵背景音乐渐渐变成了: 我是个失败者,不要再努力了; 我是个怪胎,没人喜欢我; 他们不想和我在一起,没用的家伙; 一个低自尊的人,内心有很多消极的自我认知和信念,这些信念的核心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不够好。 你觉得自己够好吗? 低自尊的人除了自己过得拧巴之外,在关系中的体验常常也是不太好的。 “如果我是低自尊的,关系变成了我总是想要从别人那儿得到一些东西,比如关注、时间、赞美、再次确认。在关系里,我就持续地想要从对方那儿去得到。 假设关系中的另一方也处在同样的情况中,他也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东西。每当我们在一起时,他就想从我这儿得到,我就想从他那儿得到。那我们俩都不会开心快乐。这就会变成:如果你不给我,我也不给你。两个人相互索取。有时,人们就会觉得厌倦了、受够了。 两个高自尊的人在一起是通过分享而获得,而不是通过索取,这个关系画面非常美好。低自尊的时候,我们是通过讨价还价来实现的。我不能给你,直到你的到了我手里,我才能松手。” 你对自己的关系满意吗?关系的品质在诉说着关于你自尊的什么信息呢?你在关系中更多地是给予还是索取?如果是索取,无论你索取的是什么,都会成为你的枷锁,让你无法在关系中真正自由,体验全然的滋养和幸福。 你觉得自己重要吗?你给过自己多少重视?你会重视他人多过于重视自己吗? 当你可以重视自己,你的自尊就会提升,这将成为你在任何关系里的定海神针,你不会轻易因为他人的行为言语而牵连自己、归咎于自己,你能在关系里自在地做自己,也能给到他人尊重和空间去成为他自己。如果你可以持续地滋养自尊,你还可以抵达快乐的至高境界:无条件的快乐,仅仅因为我活着,就感到快乐——为生命本身而庆祝!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