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长大后,总有一个小女孩时不时跑出来抱怨父母小时候对自己的

张艳惠
长大后,总有一个小女孩时不时跑出来抱怨父母小时候对自己的照顾不周和缺少关爱。直到自己开始认真生活,才发现生活里原来有那么多的琐事需要处理,而我的生活也谈不上精致,但也很难面面具到,因为一个人精力有限。 原来的工作经常到处跑,天天住酒店,吃外卖,生活对于我来说很简单,似乎也很远。所以没办法理解家人说的做家务也很累。有天好友来访,一上午我就做了个早饭,我一直问好友:“怎么啥事都没干一上午就过去了?”好友宽慰到:“你做了一顿饭。”我长叹一口气,开始慢慢理解父母的不易了。 咨询室里,我的咨询师对我说:“在当时,父母已经把他们能给你的最好的都给你了。”这句话让心中那个小女孩释然了许多,那根拉扯着小女孩和原生家庭的线慢慢放松了。 人们常说要和原生家庭和解,但是要真正做到却很难。有的人甚至到了古稀之年依旧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可见这并不是一件随着时间流逝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因为有些成长,并不是我们一个人就能面对和完成的,我们需要有人站在中立位,陪我们一起面对,助我们成长,而专业咨询师是那个最佳人选。 如果你愿意,我愿意陪你一起成长。

1温暖
0回答
等待奇迹 自闭 抑郁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谢芳媛
郭红玲
1、养育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抱持性的养育环境,能够帮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我。 父母及时、无条件地关注和回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脆弱,承担“理想化客体”的角色,孩子才有勇气去表露自我,进而产生自驱力,愿意自发付出努力去应对挑战。 相反,如果父母按照“客体思维”养育孩子,即忽视孩子真实的想法,而是基于社会期待和刻板印象做出反馈,则会带给孩子大量“工具感”的体验。 比如,告诉孩子“只有成绩好,才是好孩子,我才会爱你”;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不去关注原因,只是一味地要求TA听话;在报兴趣班、选志愿时,专制地为孩子决定一切……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只是满足父母期待的客体。 因此,TA们会认为“学习、考大学、工作……都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而不是我自己的事。” 所以很难产生内在动机,发掘兴趣和自主性。同时,由于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有过成功的主体经验,因此在之后的人生选择中,也会习惯性地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这些经验还会内化成一种“施虐性客体”,迫使TA们服从身边所有的权威角色(包括老师、领导、甚至是伴侣等)。 2、主体性缺失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社会时钟”的存在,规定了每个人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人生任务。 性别刻板印象,则对男性和女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它们以社会评价的形式,不断地将这种思维方式灌输给每一个人。 例如,当一个女人想要独自生活,而不是结婚生小孩时,不需要特意强调,她自己就知道将会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异样的眼光等。 这种预知的压力会促使一部分人,尤其是自我意识薄弱的人,违背自身意愿,按照主流评价做出选择,主动放弃主体性。 但在潜意识中,这种自我冲突带来的后果会一直存在。当这个女性被迫进入家庭后,很容易产生一种“牺牲感”,认为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 因此,她会通过侵蚀其他家庭成员的主体性,来确认自己的付出被对方看到。 在这种家庭中,往往很难形成健康的边界,反而会变成一种互相纠缠和控制的“共生关系”。 于是,集体规范下的主体性损耗,最终演变成了“代际创伤”,影响着每一个个体。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