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为什么父母会严重影响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自我认同的源泉

付娟
为什么父母会严重影响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自我认同的源泉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王丽华
第六天:释放内在的批判者 以下内容均来自书籍《镜子练习》: 今天要学习打破评断和自我批判的习惯,并超越看轻自己的需求。 今天看着镜子时,花几分钟恭喜自己! 你正开始爱自己、认可自己——或者至少愿意这么做了。 无论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哪一阶段,都为自己目前为止的进展庆贺一番。 我为你和你对镜子练习的投入喝彩。 镜子练习做越多,你越能觉察自我对话。 如果我要你播放你今天的内在对话录音带,听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内容? 你是否会听见这样的负面肯定句:“我很笨。”“我真是个大笨蛋。”"根本没人问过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有这么多不懂得替别人着想的人?" 你的内在声音是不是一直在挑剔每一件事? 你是否带着批判眼的眼光看世界? 你会评断每样事物吗? 你会不会自以为是? 许多人都有根深蒂固的批判习惯,没那么容易打破。 我以前也是从早到晚抱怨个不停,充满自怜的情绪。 我喜欢在烂泥中打滚,不明白自己正在助长让我可以自怜的情境。 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所以,镜子练习非常重要,因为它能让你敏锐觉察评断之词与负面自我对话,然后尽快释放你的内在的批判者。 除非超越看轻自己,怪罪人生的需求,否则你没办法爱自己。 还是个小婴儿时,你对生命的态度是如此开放。 你带着好奇的眼光看世界,除非发生可怕的事,或有人伤害你,你如实地接受生命的样貌。 后来,你长大了,开始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并把那些意见当作自己的想法。 你学会了如何批评。 最后帮助了我的,是我开始聆听自己说的话。 我觉察自己内在有个批判者,于是努力停止自我批判。 我开始对着镜子说正面肯定句,虽然不是很明白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不断地说,一次又一次。 先从简单的开始:“我爱自己。我认可自己。” 然后晋级到:“我的意见很宝贵,我放开批评自己的需求。 我放开批评他人的需求。 一段时间之后,我注意到正面的变化开始出现。 当你努力释放内在的批判者,一样会发觉这样的改变。 我相信批评会让精神枯萎,它强化了"我不够好”的信念,当然不可能带出我们最好的那一面。 但是,当你释放内在的批判者,你就能接触你的“高我”。 所以,来检查一下:你是否正学着在脑海中播放正面的肯定句? 你有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思想上,将负面想法替换成正面肯定句?

唐洁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他的短篇小说《再劫面包店》中写了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 一天夜里,刚结婚不久的小两口突然醒来,两人都饿得不得了,把家里所剩无几的食物扫荡一空之后,那种饥饿感仍然无比凶猛。 这不是一种正常的饿,妻子说:“我从来没有这么饿过。”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回了一句话:“我曾经去抢劫过面包店。” “抢劫面包店是怎么一回事?”妻子揪住这句话问了下去。 原来,年轻时,“我”曾和一个最好的哥们去抢劫过面包店,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面包。 而这是因为小时候有一次对面包的渴望没被满足。 最常见的现象是, 小时候,我们所产生的但不能实现的诸多愿望,都会在长大后表达出来。 哪怕这些愿望看上去再不合理,它们也仍然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尽管我们理性上意识到了它们无比不合理,却难以摆脱它们的控制,就像中了魔一样。 譬如,许多女子喜欢有暴力倾向的男人,认为那样才有男人味,她们对通常意义的好男子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如果仔细聊下去,就会发现,这些女子通常都有一个暴戾的老爸,挨过老爸的训斥、暴打,受过严格的管教。在她们的心底,一方面对老爸有愤怒,但另一方面又有过强烈的渴望,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老爸的暴力倾向,让他能对自己好一些。 然而,童年的这个愿望,和几乎所有试图改造父母或其他重要亲人的愿望一样,99%会失败。 于是,这个没有被实现的愿望深埋在心底,仿佛成了一个魔咒,到了成年时发挥起巨大的作用,令她们会莫名其妙地痴迷那些暴力的男子。尽管遭受了许多折磨,但仍执迷不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