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第272天

冯二玲
第272天 学 习 心 态 台湾有一个叫赵慕鹤的老爷爷,他66岁就退休了。然而人家退休后并没有在家闲着,而是走上了背包客的道路。到87岁时,这位老爷爷重返校园,拿到了硕士。如今老爷爷已经105岁,正准备拿博士。著名快餐食品品牌KFC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也是40岁才开始发展自己的餐饮事业,为了增加管理经验,还回到大学学习相关课程。56岁时还遭遇到美国的“二战”萧条,举债无数,但他还努力地背着压力锅,向其他餐厅兜售自己的炸鸡,还不断学习,发展起了授权经营的商业模式,终于在66岁那年,重造辉煌。 从老爷爷的故事中,我们已经发现,这些所谓的老年人,他们年纪虽然大,但他们的学习的心态始终如一。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老爷爷始终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呢? 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指出,人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另外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人始终相信自己能够进步,强调努力的力量;固定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一个人的很难改变自己,他的成就是跟天赋有关。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终身成长,不被社会所淘汰,他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不给自己设限,以成长的目光看待自己。就像前面提到的赵慕鹤爷爷和KFC的山德士上校,他们也是没有给自己设限,并且不断努力地改进自己的状态,突破自己的界限,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所以,在不同的心智模式下,人们学习的目标不尽相同。明确自己的目标,人们会因此产生学习的动力。首先是初级目标,学会知识,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其次,是中级目标,突破局限,打造良好的心智模式;最后是高级目标,终身成长,不断进行认知突围。

2温暖
2回答
茸茸
温暖了
评论
阶段性目标很有必要,坚定的心态更有必要!

相关回答
赵莎莎
题目:不敢反抗 问: 你好,李老师,我有个困扰,小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给我找了一个继母,继母很厉害,总是说我这不行,那不行,还总是埋怨我。 小时候不敢反抗,现在好不容易长大了,我发现自己还是害怕厉害的人,害怕别人埋怨我,当对方用言语攻击我的时候,我不会反抗,只会发蒙,之后又气的够呛,我该怎么办? 答: 有研究发现,那些在童年时期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失去亲人最难说出口的一种情感是:生气。被重要的人抛弃的生气——“你抛下我而去,留下我在这个世界一个人遭受那么多委屈。”生气是有理由的,但这份生气好像又不容易表达,你遭遇了比我更大的不幸,我怎么有资格责怪你? 如果不能表达出来,这份生气就会变成别的东西。 有可能,你现在明明有能力反抗了,却不反抗,让自己始终处在小时候那种被继母欺负的位置上,这是你用来对亡母表达最生气的方式。 所以我的建议听上去有一点奇怪,我建议你用一个仪式把生气变成语言,看看这样会不会表达会不会更直接一点。每一次,你被人埋怨又不能反抗的时候,请你找一张母亲的照片,对着照片说: 我太生你的气了,我现在忍不住一遍一遍让自己受委屈,就是为了让你不要离开我! 不知道这样说完,会不会带来变化?或者你也不愿意说这句话(如果让你感觉不舒服,那就不要说了)。无论如何,一周之后请给我一点反馈。 反馈: 李老师看到您的回复,我太激动了,想哭。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我28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仅有的一张照片还不知道哪去了,我没有照片,只是试着在心里念那句话,不知道没有照片行不行? 我哭了,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似乎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怂,又有一种与过去告别的轻松,感觉自己以后好像可以不怕厉害的人了。 这只是感觉不知道下回遇到厉害的人能不能敢于反抗,即使不敢反抗,我相信每回受委屈,我就在心里说李老师的那句“我真的很生气,我不自觉的一次次受委屈,就是为了不让你离开我”,总有一天我会和过去告别。 李老师,我会一直观察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学会反抗,不怕厉害的人了,我会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非常感谢李老师的“树洞”,就像解忧杂货铺,我把信寄出去,心里期待可以得到解决的方法,得到回信后好开心又写了这样一封信。 我负责分享,你负责认真感受。

陈志风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挑剔、指责、否定别人。他们似乎总能找到你的不足之处,让你觉得自己仿佛做什么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这样的相处模式让人倍感压力,也让人疑惑:为什么他们总是这样? 其实,这些喜欢挑剔的人,内心往往有一个指向别人的非常高的标准。他们期待别人能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状态,但这样的期待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能达到所有人的期待。 而这种高标准、高期待,往往源于他们内心的弱小无助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可能经常受到挑剔、指责和否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于负面。为了弥补这种无助感,他们会对自己和他人都有过高的要求。 但是,你知道吗?长时间的对挑剔、指责、否定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到他们自己的心理健康,也会让与他们相处的人感到疲惫和不安。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人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他们的挑剔并不是针对你,而是他们内心的一种防御机制。所以,我们不必过于在意他们的言辞,更不必因此而自责或自卑。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来滋养他们。当我们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时,我们其实是在告诉他们:不完美并不可怕,我们都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样的态度,会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人并不是完美的,而接受不完美,是通往幸福和自信的关键。 当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请记住,这并不是在承认自己的错误或失败,而是在向他人展示我们的真实和勇气。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我们不必苛求自己或他人达到完美的标准。相反,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接纳彼此的不完美,用爱和包容去滋养彼此的心灵。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能够滋养他人的人,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