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杨涛
2温暖
0回答
张俊霞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郝健
人类心理活动相同的部分要远大于不同,不必刻意放大文化上的差异,否则不也是佛教上讲的“分别心”吗?道家讲阴阳,也是阴阳相生、相济、相合,本就是一体而不是相斥。又比如其实本没有什么中医和西医的巨大鸿沟,只不过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区别。西医在过去一样吃草药、放血,中世纪甚至很多是理发师兼医生。 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虽然也诞生于西方,但已经是科学日渐进步、文化交流深远的近现代,发展至今一直有包括中国、印度等东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内。如果承认心理学是科学,那么就不会有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之分。脱离这套科学体系,可以是心学,可以是理学,甚至是目前国内大行其道的“玄学”,但绝不会是心理学。在此之下也可以是“疗愈”,但绝不是心理咨询。因为正规的心理咨询,必须既符合结果正义,也要符合程序正义。所以,你作为咨询师个人的身份危机,反映的其实是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身份危机。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关注并纠结几个古老概念和理论名词,还不如关注坐在你侧面那个活生生的个人。况且,心理咨询也不应该是理论驱动的,而应该是关系驱动的。理论不能是凝滞的块垒,应该要融会贯通,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乃至“日用而不知”,而不是每天挂在嘴上,纠结于心中。如此,即便实现不了弯道超车开宗立派,但总不至于回去翻找《永乐大典》。当然,某种理论之下的咨询可能对这个人不好用,或对那个人不好用,但绝不会是只对西方人好用,对东方人不好用,抑或反之。虽然留学生周树人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但学好了起码能救眼前具体的一个人吧。 好的咨询师并非完人,只不过是专注于终生学习和不断地发掘自我。我们在生活中忍受并超越自身的局限,从而不断成长。勇敢承认自己作为人的局限性,真诚接纳来访作为人的多样性,永远是咨询师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不二法门。把那些纠结交还给哲学家或者宗教人士吧,甚至交给玄学神棍各路大师们也好,“法尚当舍,何况非法”,你说呢?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