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过去的行为模式是被编码在程序性记忆当中的,它们是自动化的

张凤琴
过去的行为模式是被编码在程序性记忆当中的,它们是自动化的,而且从来不会自动就消失了。但在咨询当中,来访者就有机会可以去实践一些新的存在方式,发展出一些新的做法。

0温暖
1回答
#
相关回答
王富菊
“做自己”是一个关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话题,它涉及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能力和愿望,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真实于自己的选择。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自己”: 1. 自我反思:花时间去思考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以及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2.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没有人是完美的。 3. 设定界限:学会说“不”,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被他人无谓地消耗。 4. 追求激情: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物,并投入时间去发展它。 5.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这可以帮助你成长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6. 保持真实: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不要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真实感受。 7. 自我表达:通过艺术、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8. 健康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 9. 建立自信:通过小的成功和挑战来建立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 10. 适应变化: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学会适应和接受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11. 社交互动: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这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12. 设定目标:为自己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计划去实现它们。 13. 保持好奇心:对世界保持好奇,探索未知,这有助于你保持开放的心态。 14. 管理压力:学会识别和管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15. 感恩: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保持感恩之心,这有助于提升幸福感。 记住,“做自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在变化,这是完全正常的。重要的是保持对自己诚实,并愿意随着自我认识的增长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冯二玲
三种方法,节约思维精力,提高办事效率。 1. 设立目标任务 有研究表明,当代人连续专注的平均时长,只有短短8秒。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很多人缺乏目标感,以至于精力分散。 学会利用“四象限法则”,每天将手中事件分成四种: 紧急又重要的;紧急但不重要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 随后按顺序将之依次设为目标任务,不论何时,只专注做一件事。 当你心中有了目标,就能心无旁骛地前进,用最少的精力,完成任务。 2. 屏蔽信息干扰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杂乱的信息。 不加以屏蔽,就很容易受此干扰,为之耗费大量的精力。 这里推荐一种“番茄工作法”,帮你有效隔断过多信息的侵扰。 规定在一个连续的45分钟内,专心做手头的事情。 随后进行5-10分钟短暂的休息,用于处理手机信息、喝水、上厕所等。 通过这种方法,主动屏蔽外界的干扰,你的思绪才会井然有序。 3. 构建冥想空间 《如何像达·芬奇一样思考》一书中提到:“思维恢复的关键,就在于冥想。” 冥想,就是我们大脑一个恢复精力的空间。 你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先是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然后慢慢放松。 其次心随意走,想象自己漫步在森林中,静躺在草坪上。 最后当大脑彻底放空,你的精神就会慢慢集中。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