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心灵语录 5.重复旧的做法  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改变

吴小莉
心灵语录 5.重复旧的做法  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 有时候 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 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 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 便会看不到周边的众多机会。 6. 一个人  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也因此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所以 应当给别人一些空间。

1温暖
3回答
先生好好
温暖了
评论
尊重、接纳,自己先活出来,示范出来……

无论是控制自己还是控制他人,只要有一个“控制”的念头在那里,就没有出路……每个生命都有活他(她)自己的权利,唯有尊重、接纳……

天行
2年前
道理我懂,所以我控制的是别人怎样控制他自己

相关回答
张凤琴
如何超越自卑,实现自我悦纳? 1.寻找根源,自我鼓励 自卑心理的产生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基于自身原因产生的是内源性自卑,例如相貌丑陋,身体残疾,知识水平不足。外源性自卑是指由环境因素导致的自卑,例如成长过程中不被父母认可产生的自卑感。 无论是内源性自卑还是外源性自卑,如果能够通过梳理过往经历和审视自我,寻找产生自卑情结的根源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如果自卑感是源于早期的童年成长经历,可以建立“成长”的意识,即认识到此时的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力量的成年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是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从而通过控制感和力量感的获得重建自我意识,告别自卑的自己。 如果自卑感来源于现实因素,可以具体化为某个特定对象,则可以通过重建对此对象的认知或改变与此对象的关系而树立信心,例如远离那些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或者调整对这些人的认知,即通过与其弱点比较重新建立评价。 另外,我们和自己内心的对话常常对行为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负面的声音会助长自我厌恶感,用积极的话语自我鼓励,珍视自己,提升价值感,最终“我很好”的力量将会被内化。 2.积极补偿 正如阿德勒所说“人们无法长期忍受自卑感导致的紧张状态,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行为必然会随之出现。” 补偿机制是一个与“自卑情结”常被共同谈到的话题,是指人们受制于客观现实、自身条件,无法通过以往经验和个人努力达到既定目标时,为减轻因此而产生的失调感,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新的心理平衡。作家史铁生在其代表作《我与地坛》中提及自己因不良于行时感内心苦闷,不时迁怒母亲,后醉心写作逐渐平和心态。其中,写作便是史铁生对于身体自卑的一种积极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补偿则不属于积极补偿的范畴。一个健身达人偶尔发“朋友圈”秀身材是一种自我鼓励,而频繁的自拍特写则会使他被认为是个“虚荣”的人。而虚荣本身就是一种隐秘自卑感表征的方式。 3 关注自己,正视比较 人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基于社会比较产生的。社会比较是指通过与周围群体中的他人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对自我的认识。社会比较被分为上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分别对应着与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和与比自己弱的人进行比较。由于我们社会人的属性,社会比较是无可避免的。为了更好地应对无处不在的比较,我们或许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努力: 一是在我们缺乏勇气的时候不妨利用下行社会比较增强信心。怕被成功者的光环“闪瞎”,那不如试试和那些不如我们的人“比惨”。有时从失败者身上找补心理平衡并不意味着我们是脆弱无能的,这或许只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 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自身而非环境。有时,我们无法成功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内耗占用了我们过多的能量。试想一个把注意力都放在内耗上的人还剩多少精力对应对外界的挑战呢。 自卑本身是源于对于高目标的追求或是内心渴望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亦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它不见得需要被赋予过多负面的意义,反而可以被当作成长过程中偶然遇见的一位有些任性的玩伴,我们需要学习的仅是一种合作之道。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