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接昨天 第二种 试着欣赏你的

穆华
接昨天 第二种 试着欣赏你的工作 我们不可能都足够幸运,一开始就找到或创立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工作。但重要的是,至少可以找到一些喜欢自己工作的理由。 即使你没有处于理想的状态,当你试图进阶(或是找到一个新的发展目标)的时候,你能从现状中找到一些值得关注的可取之处吗? 也许你讨厌这份工作,但你喜欢你的同事们。或者也许,你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近、离你喜欢的餐馆很近、离你经常去的健身房很近。 再或者,你的工作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它可以为你带来收入,让你得以继续发展其它的兴趣。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魏孝琴
彭充
对现实的父母表达恨有用吗? 没用,因为那个现实的父母已经在心理上表征化,就算修复了和现实父母的关系,也无法改变那个内化的心理关系。 那应该继续接受一个受害者的相处模式吗? 也不该,因为不能改变,不代表不可以表达。这样的表达,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某些时候,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长大,父母的心理上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可能会变得敏感脆弱,他们基于自身衰老后对于依恋和安全的需要,防御性的强势和僵固的一面会逐渐递弱瓦解,反而原本就存在的脆弱和无助会流露,在这个过程里,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会渐渐发生一些微妙的改变。 真正的死局是父母完全不能识别子女表达情感态度的心理诉求,也无法对自我进行任何反思性的审查,他们会把子女的情绪态度视作一种忤逆和威胁,随着孩子意识独立的过程,彼此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疏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对某些家庭来说,父母和子女间也许永远都无法促成一次可以相互理解的对话过程,但或许能够在某些地方相互妥协,减少冲突。 如果父母本身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那么子女在成长过程里,耐心且恰当的自我表露,也会让父母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养育过程里的错误,转而有可能在现实意义上修复关系。就像很多心理学从业者,在接触心理学以后,都变成了一个好的养育者,这就是心理教育的作用。 只是这种现实的修复,不能改变内化的心理表征。 在临床上,我们始终关注的是那份早已被表征的心理关系。 所谓和解,也是在和心理意义上的父母和解。 我们必须要理解恨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东西,恨是一种难以撤销的情感,里面包含着持久的不甘心,如:爱的求而不得,自我的挫败和否认,羞耻和自我厌弃,自体沦落的哀伤,以及对那个制造这一切的肇事者的真正愤怒(初级情绪),而非仇恨(次级情绪)。 这份情感必须要在一段安全的关系里再次重现,并再次体验到威胁。需要在其充分表达时被镜映,在镜映后哀伤,在哀伤后被表征为新的东西。 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段新的关系,既有过去关系不曾具有的部分(自体客体维度),还能有与过去关系相似的部分(重复性维度),两者互为背景,辩证推动。 不曾具有的部分提供了重启受损自体发展的机会,相似的部分提供了重现自体受创情境并被重新表征的机会。 就像约翰鲍比所说,治疗师必须要能为来访者提供安全基地功能(自体客体关系),来访者才能在情感上和心智上去触及那些可怖的体验。 而这些可怖体验另一端,恰恰衔接着那些安全的,不能被摧毁的,在废墟中依然屹立着一份坚定的可回应,情感的可获得。 那些咆哮后沉默的在场,哀伤后安静的绵长,就是不再恨的理由。

马汝海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