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野马效应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

李金玲
野马效应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就是拿这个“小家伙”没办法,它们可以从容的吸饱再离开,而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死。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对于野马来说,吸血蝙蝠只是一种外界的挑战,一种外因,而野马对这一外因的剧烈情绪反应才是造成它死亡的最直接原因。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于是人们把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也称之为“野马结局”。

3温暖
1回答
Lily
温暖了
#
评论
早上好敏敏

相关回答
徐晶
不要对人有完美人设,对事有完美期待。 ​ ​周期性焦虑的那种焦虑是停不住的思虑: “我感受到焦虑了,我觉得自己没能力解决或者承担,我要控制焦虑,我好焦虑,我控制不住焦虑,我好焦虑啊,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求助,我更焦虑了……” ​ ​在那个焦虑起来时,有个自动化思维,是关于我的评价,在往深层是对我的信念。 ​ ​这个评价,和信念的确信程度,往往80%以上一样很难更改,但需要先觉察到,你对自己人设的“设置”有偏差。 ​ ​其中最常见的设置是完美主义。 ​ ​对人要求太高太完美,会不断指责对方,对要求对方一切完美适配自己的需求。 ​ ​对事要求太高太完美,会设计各种大规划,在细节执行上默认通顺,导致碰壁不敢犯错尝试。 ​ ​要在思维上清楚,对方就那个鬼样子,但触到底线犯错就会挨打挨骂,但ta依然是最重要的人。 只有设置了边界,对方才会慢慢清晰,ta在你心中的位置,和你不喜欢的行为之间的差异。当ta有安全感和确定感,ta才会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确定感。 ​ ​要在思维上清楚,事儿通常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呈现,就好比生个娃,你确定是你的,但你不知道ta的样貌会怎么排列组合,但能确定的是你爱ta。 只有接纳事情不完美,才会从小处易处去解决大的难的还虚着的事儿。用宏观的视野处理微观,用难的态度对待容易,反过来更容易验证大宏观的判断是真是假向左向右。就好比这娃娃更擅长什么要培养些什么技能以后过得更好。 ​ ​焦虑是情绪,但价值是信号,不要逃避问题逃避前进,沉浸在焦虑的保护壳里。 ​ ​#晶晶的咨询手记

黄芳
*自我否定 抑郁者擅长否定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 下意识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滋长。 下意识培养自己的挫败感,而打击自己的成就感。 *罪责归己 这种不良认知是内疚之母。具体表现为:在你的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个负性事件,尽管与你无关,你都会武断的认为,事情之所以发生了,这都是你的错,或者它证明了你的无能。 *非此即彼 这种不良方式引发的最糟糕的作用就是在看待人或事情的时候,你会有绝对化倾向。 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表现。它会让你害怕任何错误或不完美之处。 *以偏概全 这种思维方式让你武断的认为:某一件事如果在你的身上发生过一次,那么它就会反复发生,从而导致最糟糕的结果。 *选择性过滤 抑郁症患者会有这样一个心理加工倾向: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注意负性情绪或事件,还会经常回忆一些不愉快的,不好的事情。而忽略开心快乐的事情。 *灾难化 具体表现为:习惯性地放大自身的错误、不完美或恐惧的情绪,并且夸大它们的重要性和灾难性的后果。 用放大镜查看自己的错误,这个错误就变得非常巨大,非常成功的将一件普通的负面事件转化成为了一个灾难性事件。 *归因偏见 这种归因偏见是:对正性事件的外归因,对负性事件的内归因。 这是一种心理错觉,明明一件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或者有一些中性的信号,这种思维模式往往把它们归因或解释为危险的前兆,把这些正面的体验转换为负面体验。 有的人会有一个自责的倾向,认为好的都是别人干的,坏事都是自己干的。 *乱贴标签 给自己贴标签意味着用错误来树立一个完全负面的自我形象。 它是一种极端的以偏概全的形式,其背后的理念就是“衡量一个人时,要以他的错误为尺度。” *情绪化推理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把情绪当成了事实的依据。 每次的情绪低落,几乎都有情绪化推理在起作用。 这种推理是一种误导,你的感觉反映的只是你的想法和信念,如果它们是歪曲的,情绪就会失去了正确性。 *自我评判 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别人和事物作出一些好与坏、优与劣的评价,而不是单纯地描述、接受和了解。 当将自己与别人或其它事物作对比的时候,往往伤害最大的就是自信心、自尊心。 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我们每一个人也无法做到完美。 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一直对自己苛求完美,进行自我加压,这将成为导致抑郁的重要因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