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人类基本的神性

王义丽
人类基本的神性

1温暖
0回答
宋修喆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刘金晶
为什么难以离开,因为对方还不够渣。 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关系,恋人、伴侣、朋友,包括和某份工作,和某个环境。 如果对方真的那么那么的糟糕,让你没有一丁点留恋,没有一丁点希望,你肯定头也不回的走了。 正是因为对方似乎没有那么渣,还能为你提供一些满足,不管用什么方式,不管对方从你这里也获取了什么,总归在这段关系里,还是有你可以得到满足的地方,所以,才会纠结、犹豫、拉扯。 如果能够去思考,这段关系给到我的,真的是我最需要的吗?或者,即使是我最需要的,真的只能从这段关系中得到吗,有没有其他的途径?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指向,都是离开这段关系我可以活的更好,或是有更多的可能性的话,那么相信,离开就不是一个很难做选择的决定了。 但以上也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和决策。能够纠结犹豫拉扯的关系,我们自己也是投入了很多啊,我们的感情、精力、时间,我们实实在在的一段生命,都放置在了这段关系里。在情感层面,即使对方很渣,我们身在其中也很难接受这点啊。 如果对方那么渣,那我之前还投入、付出了这么久,岂不是我也很渣吗?那我很清楚我不渣,所以对方也不渣,只是我可能需求多了点、过于敏感了点、太矫情了,那我改变就好了,多想想对方的好处。这也是最容易让人掉入的心理陷阱。 多包容、多想对方的好处也是没错的。在关系里,确实也需要求同存异。 那么这个关键的区分点在哪儿呢? 我认为就在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是不是越来越好,心境越来越稳定、平和,生活越来越有希望。 如果能带来这样的感受,那么这个关系就是好的,去包容就是对的。如果带来的相反的感受,觉得自己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坏脾气,越来越觉得生活艰难没有希望,那么多半这个关系就是有毒的,已经是渣了。 即使此时可能因为身处在关系之中,因为心理陷阱的原因而对对方有滤镜觉得还是满足了自己很多,那也要警醒。也许以前不渣,但现在可能就是挺渣的了,也许以前满足了很多,但现在就是毒害大于满足了,那就开始准备哀悼、祭奠,接受它现在就是很渣了,积蓄力量离开吧。

王丽华
心理学上有一种论断:一个成年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而童年所接纳的教育、信息、观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原生家庭》让你知道很多成年人出现的自我怀疑、焦虑、缺乏安全感、愤怒等等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与父母的关系。这不是要指责父母,而是要教会你正视问题并且寻求到正确的方法来修复这些性格的缺陷,从而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正确看待原生家庭的存在模式 身为父母,对于孩子有很多义务,但是最基本义务应该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保护孩子免受身体和情感上的侵害;满足孩子对爱、关怀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道德伦理的正确引导。如果不能满足以上的条件,父母的生活模式或多或少都会给子女心理和性格都会带来负面影响。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 操纵型父母 常见的操纵包括道德操纵和金钱操纵。操纵型父母本身充满着不安全感和无力感,他们对于“空巢综合症”有一种病态的恐惧,害怕孩子离自己而去,把孩子能力不足做为控制的理由。这些父母对于子女的婚姻有着极大的威胁,妈宝男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不能独立,对于自我认知会变得模糊,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2. 酗酒型父母 酗酒家庭对于自家人来说摆脱恐惧的方式就是视而不见,而且通常需要对外伪装成“正常家庭”。这种伪装让孩子被迫说谎,因此无法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而且伴随着说谎的时间越长,害怕一不小心说出口的孩子只能远离社交人群,从而变得很孤独。同样酗酒家庭的父母也会对孩子缺乏关爱,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和被压抑的愤怒。 3. 身体虐待型父母 父母打孩子这件事情并不能归因于孩子做得不好,而通常是由于父母的疲惫、压力、焦虑所导致。这一类父母通常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孩子永远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会发怒,这些孩子会出现信任感的确实和安全感的匮乏。有些父母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进行体罚,但是这种威慑作用时间非常短暂,而所引起孩子的愤怒情绪、仇视心理却是异常明显。而且这件事情有很大可能会代代进行,就像“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一样根深蒂固。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