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有些人,与他们交流感受时,你们双方都会感到被鼓舞、力量增

顾苘
有些人,与他们交流感受时,你们双方都会感到被鼓舞、力量增强、思路变开阔,而有些人,会让你觉得耗竭,好像他们把重重的情感报复丢到了你的身上。然后,留下你一个人感到难过、受伤,甚至羞愧与内疚,而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精神分析中有一个概念“投射性认同”,可以来帮我们解释这一现象。 投射性认同: 常常与嫉妒一起出现,指一个人把自己的“坏”感受或者“不好”的品质“倾斜”到他人身上。说得更好理解一点就是个体通过将自我或者内心世界中不想要的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外部客体的方式,实现对不想要的部分进行管理的一种幻想。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行动或者做出反应人际行为模式。这与投射有所不同。投射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并不需要任何的外显反应。如在敌意的投射中,进行投射的人认为他人是愤怒的,或者脾气是不好的,而不管他人实际上可能有的感受和行为。另外,投射并不需要面对面的互动便可以发生,而投射认同实际上涉及了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操纵。 图片 举个例子: 以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情景为例,假设来访者A在内心深处遭受自己随时可能会被抛弃,没有人愿意一直守在他/她的身边这一念头的纠缠,且假设A在咨询过程中展现出了投射性认同。 那么,此时的各个元素分别是: “幻想” / “自我或内心世界中不需要的部分”:“我会被人抛弃。” 投射过程:认为咨询师会抛弃我。 “与个体心理表征相关的实际行为的参与”:很可能表现为故意在咨询时迟到或者约定的咨询时间不出现。 “行为验证”:针对咨询师的反馈,A会在不同层面上验证自己的幻想。 被投射性认同的影响 成为投射性认同的接收者,会让你感觉到很不舒服,很迷惑,很难承受,它会逐渐渗透,有时候会很难区分什么是你自己的,什么是投射者的身上的。 没人告诉过你,成为别人隐藏愤怒的接收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也没人提醒你,别人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身上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你的情绪边界一直守护着你,当你成为他人的心理打击目标或者情绪倾斜目标时,如果你识别不出来,那么你的情绪边界就会失去防护力。 那你要怎么做 如果不是需要的人,远离他就可以。 如果是生活中必须要相处的人: 首先认同他,理解他、支持他,不要去拆穿他。这个人他为什么会启动投射的防御机制。这是他成长经历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自我保护的功能,他可能是受过伤的,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张洪霞
一个家庭的产生到结束,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的。根据它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夫妇家庭。指的是单身男女组成家庭后,尚未生育子女阶段,这时候是以夫妇二人为核心家庭关系。第二阶段:抚养孩子阶段。指的是从第一个子女出生到该子女两岁半左右,此时的主要任务是抚育孩子。第三阶段:学前儿童家庭。从第一个子女两岁半到该子女六岁左右,这个阶段是孩子学龄前阶段,为孩子渐入社会化生活阶段。第四阶段:入学儿童家庭。从第一个子女六岁到十三岁阶段。该阶段为孩子逐渐自主独立,社会化功能增强。第五阶段:青少年子女家庭。从第一个子女十三岁到二十岁。这个阶段,孩子独立意识趋向成熟,为走出家庭做准备。第六阶段:家庭成员出走阶段:因为上学、工作、结婚等原因,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一个子女陆续离开父母家庭。这个阶段为孩子与父母分离,父母家庭再次成为二人模式。第七阶段:中年夫妇家庭。指从空巢家庭开始到父母退休。第八阶段:老年夫妇家庭。指退休一直到父母离世。一个家庭大致经过这八个阶段,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变迁过程,也是家庭社会化功能的世代更迭进程。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了解了其中的客观规律和主观意识,我们就能建立健康稳定的家庭关系,提升幸福指数,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共处。

王倩倩
欧亚萍
1.爱欲型 彼此的外表都符合自己的理想型,通常是一见钟情,见到对方会怦然心动,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彼此之间有强烈的身体吸引力,总是充满激情,热情似火。 生活中很有仪式感,擅长制造浪漫场景。 2.友伴型 彼此之间最在意的是性格合拍、灵魂契合。 通常是在逐渐了解彼此的过程中日久生情这样的关系让彼此感到安心、舒适、满足,更容易稳定持久。 生活中总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为依靠。 3.游戏型 把恋爱当作一场游戏,只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寻求刺激,满足自己的暂时需求。 把婚姻视为束缚,不愿意负责任,回避给出承诺,甚至把自己的猎艳经历当作谈资。 在这种关系里,对方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替换的工具。 4.狂热型 把爱情视为生活的重心或者全部,常常会被爱情冲昏头脑,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和嫉妒心,常常入侵对方的个人边界。情绪两极化,一会儿兴奋雀跃,一会儿愤怒嚎叫,喜怒哀乐全随着对方态度和表现的变化而变化。 5.现实型 根据既有的择偶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伴侣,会非常理性、客观、冷静地考虑对方的家庭、职业、外貌、性格等是否和自己匹配。 这种类似合作的关系追求1+1必须大于2,坚决拒绝会让自己吃亏的婚恋关系,并且很乐于敦促对方提升自己,以扩大共同利益。 6.奉献型 在关系里,没有原则和底线,无条件地付出,并且不求回报。 会尽自己所能支持、帮助对方,可以放弃牺牲自己的需求满足对方的需求,无论发生什么都坚决维护对方,把维持双方之间的关系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