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那些无意识的信念,制约了我们做事的结果!如果我们可以看见
刘丽艳
那些无意识的信念,制约了我们做事的结果!如果我们可以看见这些信念,把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就会本能的去调整行为,从而导致结果的改变!所以,觉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无意识思维就是了解我们的人生!
0温暖
0回答
#
人际关系
相关回答
王红丽
生命的过程在于完整,而不是完美。 ——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邢松
小时候被爱, 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铠甲。
左祥瑶
改变始于脚下,每一期待的结果,都源于当下的投入
韩文静
我们每一个人毕生都有一个被爱的需要,所以我们毕生都要去找到一个可以去让你感受到被爱的好客体(他人)。那在这个本能的愿望驱动下,如果我们中间少掉了那个倾听自己的自我功能,那你可能就一直处在一个行动化的过程里,比如一直在找客体(他人),找到一个,然后把他理想化,相处一下不行,破坏掉,然后再重复,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会产生很多的情绪内耗。因为你需要不断的去重复寻找,理想化,依恋,丧失这样的过程。我们的能量都用在了找客体(他人),丢客体(他人)然后再找客体(他人)再丢客体(他人)的过程。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有的人不断的换伴侣,换工作,换职业,换住所,没有办法停下来,这是一种没有根的感觉。所以当我们常常用行动化的方式去处理内外冲突的时候,这使人失去了一个创造和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经营的过程。而当一个人可以倾听自己的时候,并且可以深度的倾听自己的时候,他会在自我倾听的空间里去尝试建构,尝试经营,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可以倾听自己的时候,你内在就有了一个处理的空间,一个中转站。当你的内心的冲突和愿望以及外界的限制都能在这个里面先得到处理再去行动的时候,那就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心智状态。
宗阳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母一次次抢夺孩子的话语权,孩子要么会严重被压抑,不再确信自己的感觉,不敢为自己的需求发声; 要么会感觉被背叛,不再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令亲子关系产生隔阂。 无论哪一种,对孩子的个人成长而言,都是一种阻碍。 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嘴替的存在。 因为 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一个孩子,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真正读懂孩子的心声,除了他自己。 孩子更需要的,其实是:给他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可以放心地说;当他不想说的时候,尊重他不想说的权利;当他终于勇敢开口了,给予他正向的回馈。 允许孩子在关系中真实地做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心声, 允许孩子在自我表达中,一点点地探索、发现和整合自己, 由此变得独立、完整且从容。
王丽华
很多人说面对婚姻的时候你付出太多,对方时间长了习惯于你的付出啊,那么当对方不付出之后,就会轻松的放下这一段感情。 也有人说,如果感情当中什么都不付出对方长期以来感受不到被爱也一定会离开。 那么在感情中到底应不应该付出呢? 中国古人的中庸之道讲的是无限趋近于恰到好处的极致。 也就是说在感情中我们当然要引导对方付出,因为付出太多对方就会越离不开我们,但同时对方跟我们在一起,也是因为想要得到爱,也是因为想要那一份温暖和幸福,所以说我们也要给予对方爱,而我们从中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让两个人对这一份感情都有双向的奔赴,而不是单向的付出或者单向的索取。 只有这样感情才能一直保持长盛不衰。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