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看到一句话让我颇为感触:批评小孩子一定不要错,错了孩子会

容丽卓
看到一句话让我颇为感触:批评小孩子一定不要错,错了孩子会很委屈;批评成年人千万不能对,对了他们恼羞成怒。 ——茅卫东

1温暖
0回答
懒仔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胡星星
我特别喜欢庄子,他的境界之大,无边…… 今天想起这段《庄子•山木》聊聊,原文是这样的: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有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 大意是:合并两船渡河,其中不载人的一艘撞过来,虽然是狭隘心肠的人也不会发怒。要是有一个人在撞过来的船上,这边船上的人就会喊他撑开或者靠拢。喊一次他没听见,再喊他还是没听见,因此就要喊第三遍了,同时肯定有粗言滥语随之出现。刚才不发怒的可现在发怒了,因为刚才是艘空船可现在是有人的。 因此看来生气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撞上来的船上有没有人。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的情绪情感都是被动的,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有时甚至仅因为别人对自己态度不好,闷闷不乐一整天,而并非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所以庄子主张人要“无情”,不让任何情感向内伤害到自己。正如他所说,一艘船撞过来,船上没人你就不生气,有人就生气,为什么我们不能练习把有人当做没人呢? 如果生活中遇到任何人都能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永远别想获得安宁和快乐。所以要学会把别人看成一艘艘“空船”,对方的无礼冒犯都当成是他的无心而为,一笑置之,我们自己才会减少很多烦恼,人生格局和胸襟也会不断扩大。 庄子所说的无情,并不是指完全没有情感,而是超越一般的情绪。如果我们总是纠结拘泥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我们与那些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折磨自己,就像庄子总结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原谅他人,也放过自己,今天那位小姐姐慢慢去体会吧

和钰蓉
婚姻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极端型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夫妻纯属第一型或第二型,大多数人居于两个极端之间。 第一型是“对立竞争”的婚姻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双方都争强好胜,生怕吃亏,一点也不愿忍让牺牲。此种夫妻关系相当不稳定,尤其是当环境中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机会时,婚姻更易趋向解体。 第二型是“寄生依赖”的婚姻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双方扮演着完全不同而又互补的角色。其中有一方很强,是保护者与供给者,他(她)也做所有的决定,另一方则是被保护者、依赖者与服从者,他(她)把所有的权力与责任,全推托给强的一方。此种互补的关系通常非常稳定(尤其是环境中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时),然而,此种关系常被彼此极高的期望(有无数不成文的规则要遵循)压得透不过气来,双方都没有个人成长的自由(因个人成长威胁了此种封闭群体的安全感),彼此压迫对方要遵守共同的规范。极端的“寄生依赖”关系中,两人“粘结”在一起,最后两人都失去自我,陷在死结之中。 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婚姻关系,平均起来较趋向第一型;而传统东亚的婚姻关系,则趋向第二型。此两种关系都不算理想,最好的仍是我们祖先所教导的“中庸之道”。 要在两极的婚姻关系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维持永远不变,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根据研究结果,健全的婚姻通常是充满弹性,在这两极间摆荡,有时彼此都是独立的,有时彼此依赖。这种平衡互补的关系,最接近理想中的中庸之道。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