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生命树分享 认可孩子的同时不贬低自己。认可他在为自己

吴小莉
生命树分享 认可孩子的同时不贬低自己。认可他在为自己的权利而战,直面挑战,而非逃避、敷衍,更不能镇压。“不战而逃”和“缴械投降”都不是孩子想要的,你必须与他纠缠其中,还要死不了,还要鲜活的活着! 比如,你的态度若是“一切都由着他吧,他想怎样就怎样”…… 看起来你在使用无条件接纳,其实却是在逃避,这就是“不战而逃”。不战而逃,对孩子是一种羞辱。他终于鼓足勇气挑战你的权威,你跑了,他会觉得自己很无能,连挑战的机会你都不给。 再比如,若你的态度是“孩子啊,我错了,都怪妈妈不好,以前不该那么对你,现在我都听你的,我改”,看起来你在道歉和忏悔,其实这就是“缴械投降”。缴械投降,很容易把愧疚感传递给孩子。这会让他觉得伤害了你,压抑自己的反抗,导致后期更严重的爆发。 正确的做法是:“是的,你是对的,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你也可以不予理睬”。你既尊重了孩子,又维护了自己,潜意识再说:“我和你应战,我会努力战斗,你不用为我考虑,我没你想的那么弱”,又在传递:“别怕,来吧,我鼓励你战胜我”。

2温暖
0回答
张翠香
温暖了
相关回答
于萍
洪君玉
自我状态在现象学层面可以描述为一个连贯协调的情绪系统,在行为方面可以描述为一组对应的行为模式。从更实际的角度来说,自我状态是一个伴随一系列相关行为模式的情绪系统。 每个人的自我状态都是有限度的,其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现实,而非一个特定的角色。自我状态可分为三类:①类似于父母的自我状态;②一种对现实自主、直接、客观评价的自我状态;③一种可以反映人类古老经验、从童年时期留存下来、仍然活跃的自我状态。 从专业用语来讲,这三个类别分别被称为外在心理、现今心理、早期心理的自我状态。再从日常用语来讲,它们一一对应的是父母自我状态(Parent)、成人自我状态(Adult)、儿童自我状态(Child)。 在生命中的任一时刻,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不仅会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自我状态,而且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准备着从一个自我状态转换到另一个自我状态。 那是你的父母自我”意味着“你现在的心理状态/姿态/措辞/情绪反应等与你的爸爸(或妈妈)一致”;“那是你的成人自我”意味着“你刚刚对当下的情况做出了一个自主、客观地评估,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方式陈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察觉到的问题/总结出的结论”;“那是你的儿童自我”意味着“你表达情绪的方式和意图就像个小孩子”。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