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当你认为自己做错事,你会感到内疚。但当你认为你是错的,你
张凤琴
当你认为自己做错事,你会感到内疚。但当你认为你是错的,你会感到羞耻。 当你犯了可以弥补的过错时,内疚会出现。当你把自己视为错误本身,羞耻感就出现了。 你头脑中批评的声音告诉你,你是个坏人、是个错误、你没用,或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0温暖
0回答
#
焦虑怎么办
相关回答
贾素凤
人之所以受困,是因为经常用不适合自己的标准来看待自己。我们总是接手父母、朋友或其他人的标准来评断自己,所以我们会感到痛苦。 如果把自己和问题分开,进一步探索困境,理解问题的历史及带来的影响,并在这样的过程里重新聆听自己的声音,重新选择与问题之间的新关系,如此,我们才能用不同于问题的视野观看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萍
孩子放学一到家,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确实容易让人感到不耐烦,甚至想吼一句:“你能不能闭嘴!”或者干脆左耳进右耳出,不当回事儿。 但是,父母的打击和敷衍,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情绪越来越压抑。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多一点耐心,认真倾听孩子讲话。 这样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他也会学着去倾听别人讲话。 最重要的是,在那些看似不起眼、没有用的“废话”里,可能藏着很多重要信息。有些话听起来啰里啰唆,其实满满的都是爱。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 周国平曾说:世上有味之事,往往无用。 作为父母,不妨静下心来,多陪孩子说说“废话”,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亲子关系会更融洽,生活也会更有意思。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中国家长最缺的,是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句话,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心,他会更加快乐和幸福。
王慧娜
《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生迥异,不同的经历和背景,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接受能力千差万别,对世间万物的见解也就因人而异。 有个绿衣人问子贡:“一年有几个季节?”子贡说:“四个季节。”绿衣人说:“不对,只有三季。”两人争执不下,去找孔子评理。孔子打量了一下绿衣人,说:“一年只有三季。”绿衣人洋洋得意地走了,子贡却大惑不解。孔子说:“刚才的绿衣人是一只蚂蚱,春生秋死,一生只有三季。你再怎么解释,他也不会理解四季的道理。”庄子说:“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曲士不可语道。”井底之蛙无法理解大海的宏阔,夏天的小虫无法理解冬天的寒冷。不是不和愚人论道,只是“下士闻道”会哈哈嘲笑。 有些事注定无法勉强,有些人注定讲不通道理。所以,要懂得顺其自然,因材施教。对于无法理解的人,三缄其口才是最大的尊重。 看人人顺眼,见事事顺心,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李山山
遇到挫折就逃避 从各种不同的层面来说,改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你得让自己去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第二,你得让自己去做一件你觉得困难的事情;第三,你必须坚持下去,就像刚刚提过的;第四,为了改变,你必须做很多功课。 面对以上四件事,逃避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毕竟要处理这些问题实在是太难了,不是吗?如果可以把这些事情丢到一边,不要费心挣扎,岂不是轻松多了?那还用说! 然而,逃避就像对自己生气一样,是进步的阻碍。逃避可能会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对你招手,但是到头来你还是渴得要命。 唯一能够处理逃避这种自然倾向的方法,就是与它正面对决。在你的逃避倾向开始介入的时刻,注意它,接着转头去面对它、挑战它。提醒自己,如果你选择逃避,那么你将哪里也去不了。提醒自己,所有有价值的事情都必须透过努力才能得到。接着拿出你的改变清单,开始在你自己身上工作。
石萍
情绪的尽头,是沉默。 社交的尽头,是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王倩倩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