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代给
赵莎莎
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代给徒弟照料。徒弟知道这是师傅的爱物,于是也小心照顾,兰花一直生长得很好。可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在地上,兰花摔坏了。 徒弟非常担心,他自己受罚不要紧,他害怕师傅会生气伤心。 问问自己,如果你是禅师,你会怎么处理? 禅师回来以后就知道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 我负责分享,你负责感受。
1温暖
0回答
董寿全
温暖了
#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相关回答
那晓旭
每个当下有每个当下的喜悦。无论多么不行的时刻,人都可以靠小小的喜悦活下去。生活的诀窍,一定在于发现很多小小的喜悦。 --佐野洋子
郭红玲
《当下的力量》一书中说,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是无用的,甚至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 不妨仔细回顾或观察一下你日常的思维,不难发现这是真的。 冬日半夜3点,你在温暖的被窝中,可是你气得睡不着。因为你的丈夫睡前说了一句令你生气的话。 此时他在你身旁早已安然入梦,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脑海里反复出现曾经那些不愉快的画面。 你一遍遍用自己看事情的模式强化一个观点:他是多么对不起你,总是让你伤心、说话不考虑你的感受…… 这些重复的自动化的思维,占去生活大多数时间,直接导致生命能量的严重损耗。 一件事你没法选择停止,它甚至比你还强大。这是心理学对上瘾的定义界定,生活中,就如上面的两个案例,常常出现的强迫性的思维是一种思维上瘾现象。 它同样给你一种错误的乐趣,比如,上面的自动化思维中,其实隐藏着受害者心态,自己是受害者,对方就是导致自己不幸的元凶,自己就可以享受免于承担责任,而这种看似带来好处的思维会给生活带来更多痛苦。 书中说,大脑只是个工具,是被用来处理特殊任务的,当这个任务完成时,我们就让它处于休止状态。 但实际上,我们只要醒着,好像大脑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着,排除那些为了处理任务有意识的思考外,其余时间,都是自动化思考的“思维上瘾”状态。
张海英
看到一段话用来自勉:心理咨询行业需要有情怀、有生命力的从业者,把“心理学”活出来,把“自己”活出来,才有资格从业.
冯继舟
离婚 不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办法。 如果不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通过换人来逃避痛苦,不过是出了狼巢又入虎穴。 我们总是期待下一个人是对的,却忘记了:不会爱,遇见谁都没用。
刘静
人和人如果不在一个层次上, 那么无论你做什么, 对方都会觉得不对。 所谓的层次,不单单指的是社会地位,而是人品和认知,还有事物的清晰程度。 同频才能相吸,同趣才能同乐
王丽美
做事情逻辑干净,指的是 :目标是什么,用最短路径去达成。 一家三口在餐馆里吃饭,老婆在喂孩子吃饭,老婆自己还没有吃饱,老公已经把老婆喜欢的菜吃光了。 这个时候目标是什么:是要吃饱饭。 最短路径是什么:拿起菜单,点自己爱吃的菜。 这个过程中,那些熟悉的剧情会拉走自己,比如充满怨恨的受害者剧情。剧情上头时,菜也不点了,宁可饿着也要跟老公撕扯一番“你根本不在意我,我辛辛苦苦带孩子……”的剧情。 是饿着肚子,让身体里充满怨恨的毒素?还是点好菜吃饱饭? —— 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有自由去选择。 有人可能说,老公眼里根本没有我,难道我还不能抱怨吗? 这个问题就好比,我看见粪坑,粪不顾身踩进去,我惹得一身骚,我还不能抱怨吗? 难道抱怨是清泉,能洗掉身上的粪水??? 老公就是他本身的样子,自己选择了他,觉得能接受就接受,能协商的事情就协商,完全不能接受就离婚。 这个世界上,想要达成任何事情,抱怨都不是途径,抱怨只会南辕北辙。 受害者剧情上头时,提醒自己:我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是达成目标的最短路径。回到现实中,只做有益于目标的事情。 —— 这就是自我负责。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