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相关回答
宋艳
不是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回首夏已尽,怎可负红尘?
刘云清
著名心理学者洛萨达提出过一个命题,一个人积极向上的情绪是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合而成,其中的比例大致是2.9013∶1,被称作心理学的魔力数值。就是说,应该至少夸孩子3次才能批评他1次。如果有一个情绪银行的话,意味着你存3笔可以取1笔,如果你存得不够取得太多就会破产。 亲子关系如是,亲密关系同理。
李山山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如果有人要你描述自己,你会怎么回答?你会用哪些字眼来形容自己?正面的说法和反面的说法之间的比例如何?最重要的是,你的描述会有多精准? 低自尊的人通常倾向于以一种负面的态度来看待自己,他们会把自己的缺点放大,并且看轻自己的优点。 许多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人,确实拥有比较低的自尊心。那些在儿时受到情感忽视的成人,一般来说,对于自己的自我形象也有着不太正确的认知。所谓不正确并不一定意味着负面的认知,而是「偏离了事实」。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的征兆与信号: ·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 ·你觉得自己经常放大自己的缺点。 ·你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兴趣。 ·当事情开始出现挑战时,你很快就选择放弃。 ·你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或是一直换工作。 ·你经常觉得自己像是「卡在圆洞里的方形木桩」般格格不入。 ·你不知道父母对自己有什么看法。
陆丹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王倩倩
王威方
主动寻找他律是优秀的表现 今天我对学生说,人做不到完全的自律很正常,如果能主动寻找他律,让自己在他律的影响下做该做的事情,也是优秀的表现。你们管不住自己玩手机,睡觉,可以坐到前面来,坐到中间来,借助老师和课堂纪律来约束自己,正常听课,仍然是好学生。如果明知道自己的德性,还专门往后坐,往边上坐,给自己创造条件去堕落,这样才是最可怕的。 不自律不丢人,不知道自己不自律,由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才丢人。善于利用他律,促成自己的进步,是智慧的行为,是优秀的表现。 很多孩子和家长在玩老鼠和猫的游戏,一边玩手机,一边提防着家长,家长一发现他立马把手机藏起来,装成写作业的样子。因为双方都不能客观地面对不自律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自律性要求太高,老怪孩子管不住自己,孩子也觉得自己不正常,害怕父母责骂,于是就自欺欺人了。 父母别要求那么高,积极提供帮助,孩子也可以大方承认自己做不到,邀请父母来协作自己管理,给自己成长的时间,让自己在他律中长出自律来。 我们的社会,有很多他律的资源,父母、老师的管理,朋友、同学的提醒,各种规则、纪律的约束,都是免费的、宝贵的资源,想成长,想进步,一点都不难。你对父母或朋友说一句:“这一点我做不到,麻烦你提醒我一下。”这么做既可爱又让人敬佩。 成长是有阶梯的,他律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找到阶梯,踩着阶梯,一步一步来,没有到不了的目的地。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