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很多来访者告诉我 我也想做自己,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陶莎
很多来访者告诉我 我也想做自己,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你心中没有完整的自己 那么,请先寻找到你自己
1温暖
0回答
聊天
温暖了
相关回答
那晓旭
分离这件事,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面对它是不容易的, 但最重要的是, 我们要过好当下和未来。
石萍
坚持不是钻牛角尖!坚持就像长跑:既要看清脚下的路,又要坚持不懈向着目标冲刺!
金会芝
在心理上受到救赎并成功的人所共有的几种思维方式:第一、他们不再对父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这意味着他们不再追求父母的认可和赞同,而是学会了自我认可。第二、他们不再纠缠于过去的怨恨和创伤,而是选择向前看,专注于现在和未来。第三、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人不会依赖伴侣提供安全感,也不期待伴侣来拯救自己,相反,他们给予彼此充足的空间和尊重。第四、在朋友关系方面,他们避免过度依赖朋友,不把朋友当做情绪的垃圾桶。第五、这类人把个人成长和发展放在生活的首位,始终致力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种成熟自我驱动的生活方式 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实践。
张凤琴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赵莎莎
这是阿德的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为适用。简单的说,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 区分的原则很简单,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比如子女决定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如果子女想清楚了就可以了,因为这是他的选择,可是父母不同意,他们担心这个对象不可靠,那么这件事就是父母的课题,只有他们为此感到困扰,按照课题分离原则,父母的课题父母自己解决,换句话说,子女并没有义务改变父母(当然更不用屈从)。 牢记这个原则,很多问题的处理就简单很多了,尤其是原生家庭的纷扰,很多都是子女成年之后抱怨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他们不理解自己选择的工作,不认同自己的伴侣,或者在生活观念上跟自己不和,由此引发了童年时的很多委屈,遇到这些问题要让做子女的人知道,重要的不是跟父母较劲,你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够了,至于父母怎么想—— “那不是你的课题”
刘金晶
每个人都有至强至弱的那一面。 但在没有看到更真实、更全面的面貌之前,人们往往都会有所偏重的只看到一部分,要么强大有力的的一面,要么弱小柔软的一面。 但其实,这两部分对我们都很重要。前者帮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后者帮我们和人建立更亲近的关系,拥有更长久稳定的生命活力。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