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我们的伪装、角色和自我防御将我们原有的光芒覆盖和隐藏起来
洪君玉
我们的伪装、角色和自我防御将我们原有的光芒覆盖和隐藏起来,让我们看不到世界的实相。世界不再像我们刚出生时所看到的那样美丽和神奇。然而这些并未消失,是扭曲的自我结构将它们掩盖了。 这个光芒随后会开始塑造一些奇怪的心魔,所有改造过的自我结构,所有我们用来补偿最初自认为失败的角色。我们会将这些心魔投射到旁人身上,我们是透过心魔来看这个世界。
1温暖
0回答
李璟
温暖了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吴倩
越有出息的孩子,越会抛弃父母,因为他们要去更远的地方,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曾奇峰
王义丽
1、选择比努力重要,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最本质的价值还是长期主义。你如果看的短,什么事都很难办。你如果一拉长,很多事就看明白了。 2、选择做时间的朋友。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懂得“滞后满足”道理的人,这称为选择延期享受成功。 3、成功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没有做什么。把时间分配给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复利才会发生作用。
张景红
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改变思想和行为来疗愈自己的内心创伤。
王欣梅
在关系中能学到的最深的人生功课, 就是你不能拥有任何人。 ——戴维·菲茨帕特里
陈志风
在这个家庭中, 如果自己节俭可以获得更多的爱与关注, 那么自己就会形成节俭; 如果善解人意可以令自己更受欢迎, 那么自己就会形成善解人意的个性; 如果忧伤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怜爱, 那么自己就很容易形成忧伤的个性……
景泽惠
一,价值感。与自我对他人的贡献度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对他人有用。 一个人成全、成就的人越多,他的价值感越高。 然而有一类人,即使他们成全成就再多的人,价值感依然不高或者说不稳定,因为他们的价值感更多是依赖于别人的反馈。他们需要从别人一次又一次的反馈与肯定中去反复确定自己的价值感。 二,归属感与存在感。 在中国的文化中间,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文化,包括寻亲、寻根、寻祖,背后都是人们对于归属感的渴求。 在有归属感的地方,我们是能够确信自己是有存在感的。因为有了归属感与存在感,意味着你是被关注的、被看到的。 而被忽视或是无视,是会让人感到特别的绝望,这种绝望就像你掉进一个坑里,拼命地呼喊,而外面没有任何人来回应你,这就是真正的绝望感。 当你觉得对方听不懂或者听不见的时候,你感觉自己被忽视了,被忽视是你的内在创伤体验。所以你的这些感受或者行为,实际上,就是被忽视的人的一种典型的创伤反应。 被忽视得太久是会存在类似的情绪感受与行为,但这不是你的错。 所以,当你感到被忽视想发火的时候,试着去理解一下那个被忽视的自己,也许下一次你就不发火了呢。 因此,你会发现,那些刷存在感的人,其实为的就是能够被人看见。 所以可以这么认为,拥有归属感与存在感能够让我们不去体验绝望的感觉。 三,可控感。 一个人可以掌控的事物越多,越能感到自由自在。 比如,你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想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就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不用有太多的顾虑;再比如,你可以支配自己的财富,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畏手畏脚。 当生活变得越来越可控,失控越来越少,被迫越来越少,自由自在也就越来越多。反之,当一个人感觉被控制着,他就会感到不自在,甚至是失去自由。 幸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体验,当你想要依赖,就会失去自由。 但凡我们有想依赖他人的愿望或是渴望,或者说我们只有依赖于他人才能够变好,那也就意味着我们进入到一个时常感到被控制、不自在的人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