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玫瑰]“受害者心态”-面对困境时,将问题归因于外界,继
刘淑珍
“受害者心态”-面对困境时,将问题归因于外界,继而产生自怜心理的思维模式.
底层逻辑:我是受害者,都是他人的错,是他们把我变成了这样.
“受害者心态”-经常在我们头脑里制造各种戏码,它把一切责任推给别人,这种心态一旦在我们的内心里扎根,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
对于孩子来讲,“受害者心态”像铠甲,能保护自己,但对成年人来说,完全有能力摆脱受害者模式,掌控自己的人生.
3温暖
0回答
一诺
温暖了
相关回答
林其红
你时常有责怪自己吗,内心中有升起自责的声音吗,如果有,那么可以告诉自己,我曾经被动的接受了责怪,进而转化成了自责。 作为生命的成长,是自然的,同时,并不是身边的所有人都能遵从生命成长的规律,多以“为你好”为出发点,让你学会了责怪自己。 告诉这个声音:你不是我的,你是别人强加给我的,现在我并不需要你,请你离我远一点,我还是好的,我,与你无关
胡敏洁
消失也可以是对于爱情的幻想。 对于一个赌徒来说, 冲动控制和情绪管理是存在困难的。 如果离不开, 需要觉察自我的缺失和需要是什么? 而不是固守在某一个人身上。
邱蕾
被好好喂养过的人也会喂养别人,会把和妈妈之间的好关系泛化到人际关系中去。我的理解是有了一个好关系的原型,也相信能用和妈妈相处的方式和别人建立好的关系,虽然后面会受到现实的调整,总的来讲,知道获得足够的享乐和愉悦是什么样的,如果“宝宝”想给,就能给出去。
郭玉玲
我们很多的烦恼和痛苦来自外在的束缚,解决方法是什么?自我反省、自我观察。事实上,只有获得内心的自由,才能将悲伤和消极的快乐转化为积极的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压抑和摒除欲望,而是要分辨什么对我们有益,什么对我们有害,最终将欲望引向能够提升自身能力的正确方向。
贾素凤
通常一个人处于困境的时候,他的求助目标是“消除问题”,认为问题消除人才能健康起来。但其实人处于困境的时候,有时很难一下子走出来。如果把目标定在消除问题上,一旦问题不被消除,人就会陷在问题里无法走出来,然后彻底的被问题击垮。 如果我们把目光落在“人”的身上,更多的关注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何定义自己,觉得自己是“在很不容易的条件下依然不放弃努力,一直在为梦想努力打拼着”,当他这样定义自己时,困境只会让他更坚强,活的更有尊严。 如此定义自我,即使原来的问题暂时没有被解决,那他的内心也不会因此而困死。
张帅
昨天下午和朋友聊天,我们都到了成熟的年纪,对于以前的伤害是否要选择原谅别人,我认为原谅与否,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有些不原谅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一些伤害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甚至持续发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首先得为自己的存在负责,而不是为了一些大道理或某种虚无缥缈的境界。好比你是一只羊,无论狼们讲怎样的故事,告诉咬你是合理的,你最好都要尊重你痛的警示,保全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