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意象和心象,一字之差,寓意不同。 ①体系商业化>学
徐晶
意象和心象,一字之差,寓意不同。 ①体系商业化>学术化。学术界,存在我比你好在哪里哪里,加上学校光环,霸主的心态会更强。 ②一个好的流派,先自救再他救。先学理论再帮别人,比先体验再帮别人,多几年的创伤,因为服务的特殊性。 ③一个流派,跟一家企业的诞生,是一样需要灵魂人物,几个核心人物的共创和传播,就足以奠定基础。术法堆砌,反而失去韵味。
2温暖
0回答
陈淑冰
温暖了
#
心理咨询
相关回答
李志宏
成长意味着很多的分离,来访者以某种方式离开也是我们需要好好讨论的议题~
罗璇
有太多关于生活的困惑,工作太累了,恋爱不顺,不知道该不该结婚,这个岁数还没有房子,好像面前有很多选择,但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等等。 面对这种生活上的无力感,我们该怎么办?放眼望去。好像没有任何根治的方法,外部的加油打气,也很少能帮你真正解决问题,但其实真正的力量是从内部产生的,或者说是需要你从内心去唤醒的。
孙浩英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对已贮满的器皿,不如停止不注;宝剑打磨得过于锋利,就不能长期保持。同理,如果一个人迫不及待地想将一件事做到完美极致,最后因过于强求,反而导致失败。 记得小时候削铅笔,刚开始我总想削成最尖的,结果往往折断。这给了我很深的教训,以后再削铅笔,我都会适可而止,不求最尖了。 所以做事要留有余地,莫用力太过,别做得太绝,这样即使老天爷也不会嫉妒我,鬼神也不能损伤我。如果事事追求圆满极致,则即便自己不出问题,也会招来外部危险。 世人往往忽视这一点,凡事总是求全求美,绞尽脑汁企图达到终极目标,不顾个人能力的局限。其实,不论何事都应量力而行,因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有上台必然就有下台的一天,事情到了一定限度必然发生质的变化。 这正所谓“天道忌盈,业不求满”的真义,凡事莫强求满,大道自然。
王义丽
真实是第一性 善良是一种选择 人在做 天在看 善恶总有报
郑洁
如果我们从小收到的 评价都是:“你不好”, 渐渐的, 会将这种评价内化,成对自己的看法“我不你的人生维度在哪一位呢
我好
你也好
表现为: 自信 接纳自我, 勇敢 冷静客观地分析, 喜悦 关怀他人, 放松 实现双赢 共赢 富足、丰盈的人生
宋慧敏
互联网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朋友圈的每个人都过得比我好”。这个感受可以类比小时候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都比我强”。这个“别人”让我们心塞。心理学有一个社会比较理论,两句大白话解释一下:1、每个人都有评估自己的需求;2、对自己的评估往往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比较可以分为向上比较(心塞)和向下比较(开心),有趣的是很多人用向下比较补偿向上比较,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社交媒体中的比较值得我们痛苦吗?重新理解一下“朋友圈”的本来面貌吧,朋友圈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对某一个美好时刻的感叹以及ta想追求生活的一个目标。换句话说,朋友圈就是日常生活的美图秀秀版。如果是主动发送,人们更倾向于发一些可以提升自我形象的内容,这个观点被2017年的一项标题为“保持线上外表”的研究证实。研究者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发自我美化的内容要比发自我检讨或平平无奇的内容更能给人们带来自尊和幸福感。即便这些自我美化与本人有差距。总之,朋友圈并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而是被装扮过的生活、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根本就是虚假的生活。 别人的“光鲜”是别人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明天说说中年人的“无忧无虑”是什么样子~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