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所以真正好的关系
李娟丽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所以真正好的关系是:和而不同,慕而不攀,亲而有间。
1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宗阳
有时候,我们会习惯给自己安排满满的行程,担心如果不那么做就可能会失去什么。 人绷得太紧,就容易烦躁;得失缠绕于心,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妨找一个时间,关掉电脑和手机,一个人安静地度过一段时光。 独处给我们提供一个契机,从忙碌中抽身出来,释放一下压力,舒缓一下精神。 独处,并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过渡和调节,还自己一份清净、一份纯粹、一份安然淡定。
罗永丽
沟通是一种交流过程,本质上是大脑内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它不仅仅是分享一些特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与他人产生连接,融入其内心。也就是说,沟通时内容交换固然重要,沟通过程中与他人互动的意义也很重要。因为当我们进入这种交流过程中时,我们彼此之间就建立起了心理连接。 沟通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今天我们要来说一种错误的沟通方式及其带来的后果,这种沟通方式就是非适时沟通。 在非适时沟通中,我们可能经常会询问,评价,然后试着去改变。 询问是指用一种假设的语气质问某人经历了什么,这种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并且希望得到预期的答案。比如:一个孩子比较害羞,不善于社交,进入一个新学校后你有很多的担心,于是他一回到家你就急着询问“今天和同学一起玩了么”,尽管你是为了帮助孩子,可是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仍然会倍感不适。 评价是指对对方经历中对或错的判断。有时候,这种判断来自我们自身固有的心智模式。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意识不到这种内在的心智模式,也意识不到由他们产生的心理偏见。即使我们已经努力的接收对方的信息,也还是会对孩子一些异于常人的观点,想法,甚至行为感到不满。我们的话语或者问题自然而然的会流露出对孩子的失望,此时,孩子既不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也更加不可能提升自信。 询问和评价后,我们会对孩子做出回应,如果我们的回应在于急切地想改变孩子的某种状况,就会失去融入孩子,与孩子进行协调沟通的机会,此时的我们无法和孩子建立心理上的联结,极有可能和孩子之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最后,孩子和父母都有可能感到恼怒,充满挫败感,相互之间疏远和隔阂,孩子也封闭心门,不再乐于探索新事物。另一方面,试图强行改变孩子的问题,不仅不尊重他们的内心想法,也不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换言之,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而要试着融入孩子,保持思维开阔,努力理解孩子的内心。只有认识和接受孩子的脾性,才能知道如何给予孩子帮助,让孩子慢慢获得与他人接触的勇气。有了父母和孩子心理上的融合,以及父母对他的支持和理解,孩子也才能更有安全感,才更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世界,也更愿意尝试新事物。
宗阳
习惯拖延的人,永远赶不上立即行动的人。正如那句话说的:“平凡和卓越之间,只隔了一个立即开始。”别总想着等有空、等改天、等有条件,这些不过都只是为了逃避所找的借口罢了。 没有什么事情是靠拖就可以完成的,想做一件事,就主动出击,立马行动,然后分步骤分阶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它。执行力,永远是改变现状的最佳路径。
冯二玲
据科学家研究,在太空,即使有土壤、空气、阳光和水分,种子播进土里,也无法发芽和生长。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空中土壤没有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土壤就不能给它一份压力;还有,种子自身极轻,自己不能给自己一份压力,由于种子没有外界的压力,也没有内在的压力,种子就无法向上发芽,向上生长。 在大地,正是因为有地球的重力,让土壤有了重量、种子有了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才会去挣脱土壤重量和自身重量的压力,获得向上发芽的力量,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看看大地上的花草树木吧,为什么都是向上生长的呢?因为大地的重力向下,花草树木是挣脱重力的压力而向上生长的。 有压力,才会去担当,而越担当,也就越成长。这是生命成长的一条规律。
陈媛丰
我们必须在痛苦面前不断作出决定,是逃避疼痛,还是忍受着疼痛作出改变。
孙三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按钮,或者简单的把它叫做痛点,通常来自早年在原生家庭中的成长经历,比如小时候父亲打你时对你大吼大叫,你长大了一旦遇到他人对你说话声音大、不太友好语气的情况你就会很紧张或者恐慌,和小时候被父亲打的时候感觉一样,你会有很多的情绪上来。 我有个来访者他小时候父母教育方式很严厉,如果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玩具什么的收好就会被父母扔进垃圾桶,两个月不准他玩儿其他玩具,也会有其他惩罚。有次他没有把牙膏盖盖上,父母对她很生气,又唠叨很久,总是被父母这样的对待,她深信自己不值得被爱,自己是不好的,父母不喜欢不爱的,甚至觉得自己是父母的麻烦和累赘,至少她觉得父母应该希望她隐身或者死掉。 成年以后在亲密关系中当伴侣批评她一些小的生活习惯她会特别伤心,像是揭开了她的旧伤疤,让她泪如雨下,她伴侣很不理解她这种伤心程度,本来也没什么的。如果她不曾有过小时候的那种经历,或者不曾把父母对她的反应诠释为否定她的重要性可能伴侣批评她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的反应。她的伤痛是很早就有的旧伤疤。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