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遇见——谁是谁的救赎

最深的遇见——谁是谁的救赎

原生家庭 亲密关系

96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 

小A是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姑娘,颜值高,学历高,出生于书香门第,还弹得一手好琴,唯一的短板是她的大小姐脾气。

小A在遇见B先生的时候,刚刚从一段让她焦头烂额的关系中抽身出来,也刚刚换了新的工作,B的出现让她眼前一亮。挑挑拣拣了30年,虽说追求者众多,但真正中意的没几个,不知道是什么让她练就了看人先看缺点的毛病。

而此时出现的B就不一样了-----个子高、干净、帅气、温柔、正直,体贴,一身的书卷气,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简直就是小A梦中情人的样子!小A等了30 年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王子公主的剧情悠悠然拉开了大幕。 

B是小A单位某个部门的头头,有点小权力,小A在当时也只是做着一份不尽如人意的工作,拿着仅够养活自己的薪水。但甜蜜期的日子,两人你侬我侬,说不出的幸福。

 

 

直到,小A和她强势的领导间出现问题。没完没了的被加班让小A心生怨言,却又敢怒不敢言,回去便对着B哭诉不满。

B是个很善解人意的人,一开始是耐心倾听安抚,但时间久了,终也心生不满-----好像他们俩之间的相处,变成了永远都围绕着抱怨领导展开——爱情的甜蜜和欢乐不见了,B变成了A的情感垃圾桶加心理咨询师,二人世界的所有时间变成了帮助小A解决问题。

并且,B先生发现,小A开始渐渐变得粘人和依赖,她减少了见朋友和家人的时间,除了上班,每天只围绕着B先生打转,做菜、洗碗、扫地,忙得不亦乐乎。

B先生有时候只要回来稍晚,小A就又哭又闹。B先生开始慢慢觉得每天下班回去等待他的,是一个四五岁昂首盼望爸爸回家的委屈的小女孩。 

于是,关系慢慢开始变质。连小A自己也觉得,自己好像是B先生的女儿或者妈妈,B先生好像是小A的爸爸或儿子。总之,少了点什么,但又说不上来。

不管怎样,小A觉得,不管领导怎么难搞,工作多么不如意,朋友怎样减少,家人怎样淡漠,薪水怎么不够花,没关系,有B先生在啊,这个救世主一直在啊,他一个人就满足了小A对家人、朋友和爱人所有的需求啊,“幸好我还有他”这是那段时间濒临坍塌之际小A经常对自己说的话。

 

 

终于有一天,在小A作着又哭又闹再次威胁要分手的时候,B先生一口答应了,没有再如往日般挽留。 

小A懵了,她没想到这次他是来真的了。不管小A怎么哭怎么求,B先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分手。小A彻彻底底地傻掉了,那个曾经对她千依百顺百般恩宠说不会离开她的B先生-----变卦了!刹那间,山河变色,世间万物,都失去了它原本的颜色。 

上帝把“幸好我还有他”这根稻草拿走了。

小A的天塌了。她的心空了好大好大一块,B先生走了,带走了她的全世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无心工作,整日以泪洗面,小A望着镜中的那个自己,蓬头垢面,两眼无神,这还是往日那个青春美好、人见人爱的小A吗? 

更让小A困惑的是,除了这铺天盖地向她涌来的戒毒般的痛苦,她的身份是什么?她是谁?她除了是他的女朋友以外,她还是谁?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小A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一团混沌中,她恍然觉得自己仿佛是《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不知道没有陈俊生相护的路要怎么走。 

曾经是校园里叱咤风云的人物?曾经是男生们竞相追逐眼界甚高的冷美人?不,不,到如今,一切都不重要了,青春不再,这镜中如此枯萎的人儿,究竟是谁?

 

 

这个几乎符合她所有幻想的男人,就这样被她作走了?

幸运的是,B先生终究是个善良的男人,即便在他们分手后的日子里,依旧尝试过修复关系,陪伴小A做了半年的伴侣治疗,并找到了一些他们关系中的问题和各自身上所带着的原生家庭未解决的议题。

可惜的是,改变这个东西,需要时间的沉淀,短短的几个月里,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冲突。那些相处的不良模式,那些争吵,依旧一触即发。 

依旧会掉进那个死循环里-----小A无法控制她的情绪,B先生无法回应她的需要;他沉默,她逼迫;他逃,她追。 

于是各自死心。 

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修复自己的创伤。 

后来,经常回荡在小A脑海里的,是情感专家张德芬所说的“致命的吸引力”。 

小A用了将近3年时间来戒掉她的这段恋情,戒掉这个人,找回她自己。她在想,他于我,真的是有着“致命吸引力”的。

当初算是一见钟情,B先生自动跳入了小A脑海中的框架-----高大、帅气、五官深邃、充满书卷气、博学、绅士,会好几国语言,简直就是她的梦中情人!而且,更要命的是,B先生非常擅长倾听她、肯定她、欣赏她,这是小A在原生家庭中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

 

 

在小A小的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每次放学回家,她都兴高采烈地想和妈妈讲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但得到的回复往往都是:“好的好的,我知道了,你没看见我在烧饭(洗碗、做菜、忙……)吗?”于是,小A只好悻悻地自己走开。

久而久之,这个“不被看见”的她从此以后选择了沉默,在家里很少说话,反正说了也没有人会听。小A的父母和她交流的时刻基本上都是在她犯了错或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在那些时刻,迎接小A的几乎都是暴风骤雨,各种否定、讽刺、打骂,并且不允许顶嘴。如今回忆起来,这个部分,依旧是抹不去的阴影,是童年的灾难。 

而长大以后,小A终于遇见了那个愿意倾听她、肯定她、欣赏她的B先生。在小A的眼中,他是那么善良和优秀,简直是完美的!这种联结和依恋是她从未得到过的,于是小A坠入了爱河!

交往的日子开始总是很甜蜜,甜蜜期的他们,满心满眼都是彼此。而当日子进入磨合期,所有的问题都凸显出来了。

小A依旧按照完美情人的样子去爱他,她看不见那个真实的有缺点的他,她看见的,还是那个完美的幻想中的他,小A不能接纳他真实的样子。那个真实的他,有创伤、会退缩、会逃跑,不是她脑海中的那个完美的形象。

所以每当他退缩逃跑的时候小A就会很愤怒:我心里那个完美的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啊!然后她会尝试改造---改造失败---再改造---再失败,然后吵架,就因为他不是她想象中该有的样子。

 

 

小A依旧在要求,你应该倾听我,应该无条件地爱我满足我的一切需求。这好像就是一种瘾,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她戒不掉。

张德芬说过,在这个“致命吸引力”的背后,一定有着属于你的功课需要你去面对和解决。如果在这段关系中你没有能学会这个功课,那么它就会在下段甚至下下段关系中反复出现,直到你学会它。 

以前,小A特别相信“感觉”,没有感觉的一律免谈。后来才知道,所谓“感觉”,是原生家庭在你身上烙下的烙印,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来自于你曾经所经历过的感受

小A花了好久,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去梳理这段关系的时候,发现B先生和她的父亲,在感觉上---高大、书卷气、正直、单纯、缺乏生活经验、遇事逃避这些点上惊人地吻合。所以,她才会觉得“似曾相识”。 

而那时的小A,用武志红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巨婴”,她一直处在“索取爱”的嗷嗷待哺的状态,那时的小A觉得,我的需求,作为男朋友,你就“应该”来满足我,我不开口你都应该要知道我要什么,她是“全能自恋”的。 

也是后来,小A才知道,这么多年,原来她一直处在一个爱的“匮乏”的状态,所以才一个劲儿去要、去索取。

然而宇宙的法则却是,匮乏吸引匮乏,完整吸引完整,正如金钱也是爱往有金钱的方向去一样。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说:“所有的孽缘,都是来自于两个病人之间的相遇。” 

失恋后,小A所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照顾好自己,学会倾听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善待自己的身体,吃健康美味的食物,多运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期待别人来喂饱你、照顾你、猜你的心思、安抚你的情绪,那是婴儿所做的事情所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作为一个成年人,要靠自己去实现。

 

小A离开了原来的地方,找了一份新的工作,薪水实现了质的飞跃,她珍惜现在的一切并为之付出努力。之前视金钱为粪土,一心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现在发现,原来金钱可以给你带来更大的自由和享受金钱的确可以带来美好,亦可以助你实现梦想。

小A赶上了末班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少儿、婚姻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努力地自我成长。她开始学习理财,开始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与有趣的朋友约会,并为自己的人生打开新的可能性。她开始学习修复和父母的关系,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并接纳他们真实的样子,感谢他们一点一点的成长与改变。

 

最重要的是,小A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计划,我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事业?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期望中的婚姻是什么样子?我的伴侣所要拥有的特质又有哪些?

 

小A想不到,这次失恋,竟洗去了她一身傲气与自命不凡,从而静下心来,甘愿做个凡人。人生何来永久的顺遂,我们总会遇见坎坷,遇见不顺意。而磨难当中自有礼物,也许唯有破碎,才能重生,才能于黑暗之中生出绚烂之花,打破原生家庭的轮回。

 

(文中案例已经当事人授权且作了模糊化处理)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