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有被人好好倾听?

你多久没有被人好好倾听?

潜意识,无意识,自我觉察,倾听

10阅读

        社交关系中的倾听和专业倾听有什么不同呢?


        社交中的倾听更像是彼此交流的过程,很难会放下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倾听另一个人在说什么,表达什么。社交中的倾听者会给对方提一些建议和想法这样会增加倾诉者的压力。而专业倾听,是有一个观察者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不仅是倾听对方在说什么,同时我们还会倾听这些话背后的含义以及背后的一些情绪。专业倾听实际上是一个360度的无死角的倾听过程。包括我们会听对方意识里面讲了一些什么,说了一些什么,我们同时也会倾听对方无意识里说了一些什么。无意识的内容包括对方的情感体验,对方的内隐的体验,对方在人际当中的模式,而这是社交关系中的倾听和专业倾听的一个根本区别。


       当然我们也可以自我倾听,自我倾听是一个可以被训练和练习出来的能力,我想可能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我们一个人能够倾听自己,至少可以做到明白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愿望,这是清楚表达自己的一个前提。你只有知道自己的诉求是什么,才能把自己说清楚,这是在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能深度的倾听自己,其实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觉察,一个深度的自我对话。这和一个人的自我功能是相关的,也是我们心智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倾听自己就是在自我这个空间内可以听到本我的声音,同时和外界的现实去比对从而达到一种心理利益的最大化。觉察、反省、反思其实都是在自我倾听,一个善于倾听自己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是清晰的,他可以整合内在的需要和愿望,在整合的基础上决定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去达成。


        如果一个人没有倾听自己的能力,等于自我的这个功能是缺失的,是缺损的,他会在本我的驱使下直接行动。在精神分析里面有一个术语叫行动化,直接行动就是这个本能的趋势。行动化就是我们最原始的愿望的一个直接的表达,比如说一个人在关系中感受到不舒服,但他没有倾听自己的能力而是直接走掉或者破坏掉这个关系,并且这个过程是重复发生的,那我们就能看到这是一种接近于婴儿心智状态的行动化,婴儿用哭声在幻想里毁灭一切,我们成年人是用走掉或者是破坏掉的方式在现实里去毁灭,这是一种婴儿期行动化的一个变形的表现。


        我们每一个人毕生都有一个被爱的需要,所以我们毕生都要去找到一个可以去让你感受到被爱的好客体(他人)。那在这个本能的愿望驱动下,如果我们中间少掉了那个倾听自己的自我功能,那你可能就一直处在一个行动化的过程里,比如一直在找客体(他人),找到一个,然后把他理想化,相处一下不行,破坏掉,然后再重复,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会产生很多的情绪内耗。因为你需要不断的去重复寻找,理想化,依恋,丧失这样的过程。我们的能量都用在了找客体(他人),丢客体(他人)然后再找客体(他人)再丢客体(他人)的过程。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有的人不断的换伴侣,换工作,换职业,换住所,没有办法停下来,这是一种没有根的感觉。所以当我们常常用行动化的方式去处理内外冲突的时候,这使人失去了一个创造和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经营的过程。而当一个人可以倾听自己的时候,并且可以深度的倾听自己的时候,他会在自我倾听的空间里去尝试建构,尝试经营,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可以倾听自己的时候,你内在就有了一个处理的空间,一个中转站。当你的内心的冲突和愿望以及外界的限制都能在这个里面先得到处理再去行动的时候,那就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心智状态。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