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原本今早的读书主题是研修班的教材,刚好学期末课程没那么赶

李木秀
原本今早的读书主题是研修班的教材,刚好学期末课程没那么赶,受纪录片大师同学发问的影响,早上两小时三人组深入讨论了“精神分析和现实生活”系列话题,源于内地一位知名心理咨询师的妻子自杀了、其妻子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早在事发前半年我就开始关注这位心理咨询师,作为壹心理最佳专栏作者,科班出身、从业20年,的确是创立了一条有本土特色的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之路,他的文化深邃、极度真实是无人能比,就像一个独行侠拿着刺刀走在精神分析的道路上,每次看到他每晚那一句“又一天平静地过去了,可以安心去死了”,我都会反思我今天安心了么?除了他的心路历程和专业见地之外,他的公众号和朋友圈每天都会即时更新和表达他的真实生活和思想火花,当然也包括12月31日她妻子突然自缢身亡,毫无征兆。 一时间对于他本人的打击和攻击都是猛烈的,我感到深深的无力感:每个人、每项专业工作都有局限性,就算是了不起的咨询师也拯救不了至亲的爱人。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作为旁人、我们无法去体验当事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永远建立在“一方愿意坦诚真实、一方又能积极关注且通透包容“的基础上。 在陆续跟进他的追悼文、她妻子的自我分析、亲友相关的表态之后,我似乎看到一群这样的人:深耕于精神世界,极度关注精神世界的发展,而漠视了人性的本能,人间现实的烟火气没了。其妻子追求完美,却被身体的羸弱感缠绕,这种羸弱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也体现在外部世界的现实力上,比如她有专业力却无法去工作,做着全职太太却总带着焦虑生活;比如她深知心理咨询能有疗愈性,却让自卑和虚弱的自体感拖拽着前行,不在现实世界寻找更多的其他的心理咨询方法,她隐藏着精神上的“弱“,可身体一直显得很弱,身体从不说谎。咨询师本人了悟洞察人性、高度自信或者是自恋,他声称不需要关系、随时可死,他通透自己的使命,所以目标清晰而脚步坚定地前行。这样子两个人组合在一起,尽管有共同的追求(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但对比和打击特别鲜明,这种对比打压时刻存在着,对于“弱“的那一位来说,如果能麻木、或者能豁达,或许可继续前行。但偏偏她很敏感、内在很执着于一些难以改变的问题,原本羸弱的她怎么扛得住?当男人的王国越来越强大,这个女性的世界就会越来越黯淡,她找不到存在的价值了。 就像“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活不好“一般,心理咨询师也是凡人,不管你的专业

2温暖
1回答
李有军
温暖了
评论
心理健康值得保护,咨询师更值得健康的守护。

相关回答
刘云清
首先要说明,工作是一件需要理智的事情,所以不要在工作上耍个性,天涯上或许会有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叫好。 煤气公司、电话公司不会因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免了你的帐单。 当你很帅地炒掉了你的老板,当你很酷地挖苦了一番招聘的HR,账单还是要照付,只是你赚钱的时间更少了,除了你自己,没人受损失。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 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网站常常给人出些馊主意,要知道他们是盈利性企业,当然要从自身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大家越是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他们越是生意兴隆,所以鼓动人们跳槽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会常常告诉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报”又是“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至于是否会因此让你不能安心,你跳了槽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更加开心,那个,他们管不着。 要跳槽肯定是有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 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就像围城里说的,“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来,而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去。” 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人生的曲线应该是曲折向上的,偶尔会遇到低谷,但大趋势总归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象脉冲波一样每每回到起点。 我见过不少面试者,30多岁了,四五份工作经历,每次多则3年,少则1年,30多岁的时候回到起点从一个初级职位开始干起,拿基本初级的薪水,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竞争,不觉得有点辛苦么?这种日子好过么? 我非常不赞成在一个行业超过3年以后换行业,基本上,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35岁以生存的资本靠的就是积累,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