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生活中,无论学生还是成人都有“托延”的倾向,如喜欢先玩一

李有军
生活中,无论学生还是成人都有“托延”的倾向,如喜欢先玩一会然后再做事或先做一些简单轻松的事然后再做必须要做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娱乐游玩是轻松和愉快的,而工作或学习则是费力和枯燥的。此时,如果能把顺序颠倒一下,即先学习/工作后再娱乐休息,并把娱乐休息当做的奖励措施,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如果学习工作任务多、耗费时间太长,你无法做到把全部任务完成后再娱乐休息,那么则可以把整个任务划分为2-3个模块,在每个模块完成后再安排一部分娱乐休息时间,即学习/工作—娱乐休息—学习/工作—娱乐休息…… 生活中,我们会有许多任务必须要完成的,而这些任务是由他人决定或布置的,它们往往有时间和质量要求,我们把这些任务称为“紧急任务”;同时,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负,那么你就会给自己另外安排一些更为重要的任务,我们称之为“主动任务”。面对这二个任务,你会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一般人都会选择先完成“紧急任务”,这是因为他人安排的任务有时间和质量要求,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就可能受到批评和惩罚,此时只有按时完成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但遗憾的是,面对枯燥困难的紧急任务,很多人迟迟都无法定下心来开始工作,越着急就越做不来,这时不妨先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任务,再做紧急的任务,因为重要任务是自己制定的,没有强制的时间限制,也没有紧迫感,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而且还能专注高效的完成紧急任务,也能很好的完全重要任务。可见,时间就是这样被挤出来的,理想也就是这样逐步实现的。 生活中,我们会面对许多不得不做,但成功把握不大,而且又费事的任务,这时人们就会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面对,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它。而且有的人还会担心,万一自己做了却不能成功,会打击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时你需要把要完成的目标、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变成具体的任务,你可以根据这些任务逻辑确定任务的顺序,并估计每个任务耗时长短,以制定每个任务完成的时间限制。要知道,把目标转化成具体任务,并规定每个任务的时间限制,这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一,把巨量任务化整为零,一次能够搞定一个任务,你就有了完成任务的信心,也更容易面对这些任务坚持下去,最终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其二,给每项任务以日期和时间限制,能够激发你完成任务的紧迫感,以促进任务得以按期完成。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郑洁
胡婕
一段心理咨询开始时,咨访双方必然要谈咨询的设置。如同咨询室是咨询的现实空间,设置是咨询在精神空间的房子。 通常,设置包括每周固定时间和固定次数,准时开始和结束,在咨询时间外不再联系。通常不可以临时加咨询,修改时间需要提前24小时请假,否则来访者扣费,咨询师需要额外免费补一次咨询。 这些设置,恐怕没有一条让来访喜欢。有时来访想聊的更久,有时来访遇到了重大突发事件想临时见咨询师,有时来访者因为临时有事并非故意迟到,此时,拒绝来访者的请求或者不讲情面的扣费,会让人感到冰冷、拒绝、无情。 来访者不喜欢设置,再正常不过,可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需要设置来维持。设置有什么作用呢? 列举如下: 1️⃣设置是稳定器 能够帮助来访者在内心形成安全感。 人基本的安全感来源于可控、可预测,在一个失控无法预测的环境里,人是非常恐惧不安的,就像坐在失去刹车的车上。设置保证了咨询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虽然设置会感觉像是冰冷的墙壁,可结实的墙壁才能搭建稳定的空间。当你知道墙和屋子不会踏的时候,你才敢靠在上面,住在里面。稳定的设置会逐渐在来访内心形成安全感,本身就有疗愈作用。 2️⃣设置是一把标尺衡量咨询当下是否出现问题。 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中,咨询师往往保持中立和节制。这样咨询就像是一块空白的画板,来访者和咨询师如何建立关系,如何感受咨询师,激发了怎样的情感,就像是在这个空白画板上涂画,咨询师由此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设置也是白板的一部分,假如咨询一直很稳定,某段时间来访频繁地迟到,忘记,相当于白板上出现了涂画,咨询师就要和来访者讨论咨询发生了什么问题?也许是来访者对咨询师有没表达的愤怒,也许来访者对咨询失去了信心,也许来访者害怕触碰近来提到的话题……如果咨询是可以随时约随时变,设置就失去了测量的功能,很多问题就无法显现了。 3️⃣设置是成人与成人之间的约定,维持来访者的成人。 设置是要求彼此的。违背设置的惩罚,是在提醒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长程咨询中来访会退行,浮现出婴儿时期的需要。可退行一旦过度,就会影响来访者的现实社会功能。设置就是一条底线,维持着基本的成人功能,提示咨访关系的本质仍然是工作关系。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