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透明假设”是格拉德威尔提出的一个理论:当面对一个陌生人

王冰冰
“透明假设”是格拉德威尔提出的一个理论:当面对一个陌生人时,我们往往会本能地认为看到的那一面就是他真实的一面,从而陷入到对陌生人的“习惯性信任”。 比如说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认为,表达愤怒情绪的人内心真的很愤怒,也可能认为一个赞同你观点的人真的和你持有相同立场等等,然而有时候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当遇到向我们表达关心、赞美的陌生人,我们甚至可能放大陌生人的友好与善意,相信他们的行为来源于内心真实的认同,而没有表演的成分。在这种足够“自信”的判断下,我们也就更容易对陌生人自我暴露了。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李萍
1. 学校有人欺负你吗? 父母对孩子在校社交生活特别关心,尤其是新生入学的时候,生怕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于是就会问出类似这样的话。 其实,这种问题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暗示,潜台词就是:“你是不是被欺负了?”非常容易给孩子一种在学校“可能会有人欺负我”的错觉。 孩子在这个问题中,冥思苦想一天中的社交冲突,宛如“被欺负者”,让他对正常的同学交往产生负面的看法。 小孩子之间有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情。如果真的存在欺凌,这样一句话也很难问出什么,反而让孩子看到了你对他的焦虑和担心。 2. 老师有没有批评你? 有的孩子比较调皮,家长就会担心他在学校里闯祸,忍不住用类似的问题去打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句话同样也是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会使他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是个爱捣蛋的孩子,不然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担心自己会被老师批评呢? 以上这两种问题,都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回想起在学校的不愉快经历,让孩子对学校生活留下很多不好的印象。 3. 作业做了吗? 之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发布《青少年蓝皮书》,根据各个城市学生的调研,蓝皮书整理出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的话,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去学习/快写作业! 特别是放学后回家,爸爸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催促学习,孩子自然会不开心,觉得大人只关心他的学习和作业。就像妻子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丈夫不是说:“今天也辛苦了!”而是冷冰冰地催她:“饭做了吗?”时间久了,妻子也会觉得难受和心寒:“丈夫并不关心我,只关心他自己。”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回到家,都渴望家人的关爱,所以孩子回家后第一句话,要避免冰冷地催促学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