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森田强调,要顺其自然,必须做到第一要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

田大朋
森田强调,要顺其自然,必须做到第一要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森田指出,人类情感活动具有五条规律,一是顺应情感的自然发生,听任情感的自然发展,情感过程一般构成山形曲线,一升一降,最后归于消失。二是如果人的感情冲动得到满足,挫折可迅速平静消失。三是情感对同一感觉的惯性逐渐变得迟钝,直到无所感觉。四是情感在某种刺激继续存在以及对此集中注意时,就会逐渐强化。五是情感是通过新的经验,通过多次反复在逐步加深对他的体验中逐渐培养的,例如对人有恐惧的人,常对与人见面引起的情感波动,见到领导或异性时产生不好意思的感觉,感到苦恼视之,为必须排除的义务而采取压抑和对抗的态度。把本身很平常的事情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己陷入了烦恼的漩涡。这就与上述规律的第四条和第五条相符合,也就是由于几种注意与让他感到厌恶的情感,并不断压抑这种情感而使之受到强化,经多次反复而培养起他对人极度恐惧的体验,而这一过程又违背了上述第一,第二条规,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的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他,让他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第二,要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有心理困扰的人常常主观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不道德,也就是极端的完美欲望,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要改变这一点,就要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这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决定和改变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次没必要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要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还要认清精神拮抗的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并接受这种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惧而恐惧不安,也没必要拼命排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让自己陷入激烈的心理冲突之中。比如对人恐惧的人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反而让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这样的态度去和人交往,反而会让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让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所以我们不要把情绪或者想象错误的认为是事实来欺骗自己。

2温暖
0回答
回头难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