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这次疫情突然爆发,我已经隔离在家第六天了,每两天一次核酸
秦倩
这次疫情突然爆发,我已经隔离在家第六天了,每两天一次核酸,按规定时间出门买菜,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大家可以过上正常上下班的生活。
0温暖
1回答
评论
咨询师
刘云清
2年前
按时买菜还挺人性化的。
加油
相关回答
刘丽艳
人生之旅是一场修行,我们要在这苦短的旅程中,修炼出一颗从容平静的心。 纵有千难万难,也做一个真诚且热爱生活的人,以诚挚之心,领岁月教诲。 将生活中的一切,都当作是岁月的馈赠!
王冰冰
Crackers是1847年伦敦甜品商TomSmith发明的。像一个大型糖果,两人各持一端,力气大的那端会先拉断,同时会有啪的一声响,还有烟花味。每个cracker里面都有一个彩色的纸皇冠,一个冷笑话和一个小玩具。小孩们的最爱。
赵雅钰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陪伴过无数来访者穿越这片迷雾,发现真正有效的应对方案往往需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1. 与焦虑共处的技术工具箱 身体优先原则:每天早晨用90秒“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吐气8秒)重置神经系统,这是急诊科医生也在使用的即时镇定技巧 现实感训练:随身携带带有凹凸纹理的小物件(如鹅卵石),焦虑时反复触摸并默念“这是真实的触感,此刻安全” 焦虑量化日志:用手机记录每次焦虑的峰值(1-10分),标注触发场景,两周后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坚韧 2. 重构认知的思维脚手架 警惕“灾难化”思维:当想到“这次搞砸就全完了”,立即追问“这个结论的证据可信度是多少?” 设置焦虑时段:每天预留15分钟“焦虑专属时间”,其余时刻出现焦虑念头时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它的表演时间” 建立焦虑档案:把具体担忧写成便签贴在显眼处,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80%的恐惧从未发生 3. 构建心理免疫系统的日常基建 睡眠革命:连续三天在22:30前将手机调至黑白模式,你会发现褪黑激素的自然分泌比安眠药更温柔 微量运动处方:每天完成5组“20秒开合跳+40秒深呼吸”的组合,比马拉松式锻炼更能维持血清素水平 社交防护网:选定3位“心理急救员”,提前约定暗号(如发送表情),他们会在10分钟内给你支持性回应 最近有位程序员来访者分享了他的突破:每当代码报错引发焦虑时,他就把错误日志打印出来,用红笔划掉已解决的部分,这个具象化过程让他重新找回了掌控感。这种创造性应对正是我想传递的——焦虑不是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提醒我们调整生命节奏的信使。当你发现自己开始制定第三个备用方案时,不妨停下手头的事,走到窗边看看云朵的形状,这或许比继续冥思苦想更能带来转机。如果这些方法实施两周后仍感沉重,请记住专业心理咨询就像心理健身房,我们会帮你找到最适合的情绪锻炼方案。
王倩倩
不必强求每段缘分都永恒,学会放手,让心灵得以轻盈。每一次离别,都是成长的印记,教会我们珍惜眼前人,也让未来的相遇更加灿烂。释怀过往,拥抱当下,生活自会温柔以待。
崔黎明
有一种蝙蝠靠吸动物血液生存,野马强壮的体魄,是它们的目标,它们咬伤野马继而吸吮血液,野马生性狂暴,脚力强健,急于摆脱蝙蝠,而不断狂奔,最终力竭无果,疲劳致死… … 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就像吸血蝙蝠,吸食我们的精气神,让我们严重内耗,烦躁郁闷,忘记了生活的真实模样。 你知道吗?人被某件事情引起的暴怒只有12秒,过了这段时间会恢复以往的平静。
宋园园
提到【边界感】时第一时间想到的 可能是小时候在课桌上画的三八线 也可能是偶尔进房间时打开的门锁 在日常生活中 边界感是一个模糊且抽象的概念 那么,边界感究竟是什么呢?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