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心理学家的520。
张凤琴
心理学家的520。
3温暖
0回答
赵莎莎
温暖了
#
感情那些事
相关回答
李展
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你在受着苦,这个世界上有人懂你的苦,苦着你的苦,在你的苦里能够看到光明,并且想把这样的光明分享给你。亲爱的,请不要放弃,我在这里等着你
郭红玲
1、回到“累”的状态里,把“累”活出来。 精疲力尽时,人们第一反应是放松、摆烂、睡觉,但累是需要被呈现的。加班回家、应酬结束、哄完孩子时,别急着休息,先试着觉察:我的表情究竟有多疲惫?我的声音是不是都开始沙哑了?我走路的步子是不是拖拖垮垮的?看清楚自己的情绪,才能看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2、给内心解绑,接纳虚弱的状态。 请记住这三句口诀:别逞强,别掩饰,别伪装。累就是累,是个人都会有累的时候,不要为此感到羞耻、内疚。看到自己的确沉浸在虚弱状态里,不做任何辩解掩盖,反而会“松了口气”,诚实面对自己。比起逃离虚弱,看见并接纳虚弱其实更能重燃力量。 3、回到“儿童自我状态”,带着好奇心去看世界。 儿童自我状态,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的自我状态理论。它是指,个体以幼年时的方式进行思考、感觉和行为。 比如,翻出小时候写的日记、画册和手工看看,体会一下当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或者,重温《海绵宝宝》《天线宝宝》《巴啦啦小魔仙》之类的节目。不要开倍速加快,哪怕看不进去,只能听听声音,也试着去感受一下当初那种纯真的氛围;又或者,趴在窗前眺望外面,看云朵像不像小狗,建筑物像不像积木,人群像不像小蚂蚁。 感到自己差不多沉浸进去了,再试着带着这种感觉回到成年人的状态里。这时,你会感到有些成长发展、品味生活的冲动,会再次想要去读一本书,看一场好电影,做自己曾喜欢做的事情。
张凤琴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希望所有女性,都别为了“兼顾”去强求自己,毕竟这不是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 也希望所有女性在无法平衡工作和孩子时,她的任何选择也应该被尊重和理解。
回智
精神分析主体间取向,咨询师要能成为来访疗愈的工具。
于萍
周鹤宁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成熟的,有些父母本身内在还是一个匮乏的状态,所以他们很可能选择寄生在儿女身上,比如脾气暴躁,无法共情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不断从孩子身上获得优越感。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父母,拉开一定的物理距离也很必要。然后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关系中可以有爱,也可以有恨,不管是孩子恨父母,还是父母恨孩子都是正常的,恨的对面不是爱,是不恨,所以不要担心我们对父母有恨,就是不爱他们,有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我们拥有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权。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如果想看其他话题也可以留言哦!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