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不论碰到什么事、什么人, 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

肖洁
不论碰到什么事、什么人, 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从中收获了什么? 2、我需要成长的什么? ​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朱筠舟
好好说话难就难在三点: 1、好好说话是反本能 我们大脑里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脑。 面对矛盾时,情绪脑告诉你,要感到愤怒,还以颜色;或者感到悲伤,引起同情。 而理性脑则告诉你,咱们得好好说话,寻求矛盾的解决方案。 比如和亲人吵架时,你的理性小人会告诉你,不该恶语相向:这是自己的亲人,忍一忍吧,理解一下对方。 可是情绪小人则怂恿你:这能忍?他让我不爽了,我也要让他不爽,不然他下次还这样,得给点颜色他瞧瞧。 理性脑力量小,运转速度慢;情绪脑力量大,运转速度快。 因此,好好说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它调用的是理性脑的力量。 相反,情绪化表达就不一样了,它是我们最原始的本能,力量强、反应速度快、且省力,是我们最舒服的沟通方式。 2、挫折容易引发攻击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第11版)》中提到过一个“挫折-攻击”理论,即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会产生,而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不能好好说话,往往就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值得注意的是,攻击行为不一定会直接朝挫折源释放,当知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反对或惩罚时,我们会克制直接的报复,将敌意转移到另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这就是“踢猫效应”的由来。 3、情绪化表达会上瘾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第11版)》中还指出,人类可以习得攻击的回报。比如,儿童一旦成功地使用武力胁迫了其他儿童,他很可能会越来越富于攻击性;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情绪化表达是会上瘾的。当我们通过情绪化表达尝到了甜头,会进一步强化情绪化表达的本能。

赵娜
科胡特认为个体自我人格的发展,来自于亲密关系的反馈。 当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接纳”的时候,孩子就会体验到充足的安全感,他们的本能就会排山倒海般涌出,不会担心被攻击、排挤、打压、讽刺、报复。 而“不带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这句话的精髓就是:无条件接纳。 “不带敌意的坚决”是接纳,包括接纳孩子的感受、立场、心理需求、情绪、甚至是被拒绝时产生的“敌意”; “不含诱惑的深情”就是无条件,“你不管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都爱你”。 但在无条件接纳孩子时,要注意一点就是“对人不对事”,明确我们父母无条件接纳的是孩子本身(包括ta的情绪、感受和心理需求),而不是孩子的全部行为。 图片 在任何事情上要有明确的界限和原则,一旦孩子的要求“越界”了,我们就要回到“不带敌意的坚决”这一步。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一直都是爱我的,但是不可以这样做”,这样也能帮助孩子建立界限和原则感。 并且,当父母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物质/情感/教育等)的时候,父母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人格,而这种人格特质会帮助孩子形成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 那么孩子就会更加接纳自己的真实,从容面对别人的真实(比如当别人拒绝自己时,孩子不会因为被拒而感到难过,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好别人才拒绝我的”,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别人拒绝我很正常,不是我的问题”)。 图片 写在最后: 在亲子关系中,多少孩子恐惧“女子单打、男子单打和男女混合打”这父母带有敌意的坚决; 多少孩子憎恨父母那句“我是为你好!”中含着诱惑的深情,因为这种深情下,孩子感受到的是窒息和压抑,最后成为断送亲子关系的毒药。 希望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以“不带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来对待孩子。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