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

戚艳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郭朋雅
你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婚姻。 在这个离婚、出轨高频率发生的时代,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过去结婚,需要的是一份承诺和稳定; 而现在,我们对婚姻关系有了新的需求,但常常得不到满足。 那,该怎么办? 李松蔚老师说,没有确定性的时候,关系反而更安全更舒适。 01.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请先想象一个场景: 一天你和伴侣开车去露营,提前做好了攻略,但是不知怎么回事,走着走着却发现,路线和手机导航地图上的不一样。 前方道路不通,往回走又走错方向,结果迷路了,来到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天都快黑了。 这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有人会焦虑:这该怎么办才好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有人会后悔:当初就不该出门,干嘛要来人生地不熟的地儿? 有人生地图的气:路线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以出错?! 也有人会很冷静想办法,到处转一转,看能不能遇到个人指路什么的。 前面几种方式,无论找原因,还是想办法,都是想在不确定的状况下,重新找回确定感,让这个事情变得可控。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不管去哪旅游,都会做一个表格。 把每天看哪几个景点、中间到哪里坐车、几点去哪个饭店吃饭……等等细节都提前定下来。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习惯,凡事都提前安排好,不希望有意外。 对他们来说,意外就代表着麻烦,越少越好。 人,都有追求确定性的本能。 很多人在进入亲密关系前,也是如此,会设想: 跟什么样的人结婚? 结婚以后怎么相处? 甚至制定非常具体的计划,来减少不确定性。 02. 在亲密关系中,减少不确定性使用最多的的方法,就是承诺: 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再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起来。 到今天很多人仍然抱有这种观念:一旦婚姻关系确定,就万事大吉了; 对亲密关系的要求是:稳定可靠,不要太多麻烦。 我在咨询中也遇到过这种人。 回到家一句话都不讲,就在书房戴上耳机打游戏,老婆想要跟他聊点什么,他都很烦躁。 “任何人都不要给我找事,我就想一个人在家静静。” 我问他: “你想一个人,那干嘛要结婚呢?” 他也很坦诚,说: “结婚就是为了结婚啊。” 这样的人只想要确定性,恨不得别的什么事都不要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而且越来越多人不这样,相反,他们追求不确定。 这样的一种落差,让很多亲密的伴侣发生冲突。

史冬英
亲密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需要是“被看见”,也就是说,我们都渴望伴侣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因此我们在关系中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实也都是围绕“被看见”展开的,当我们“被看见”时,我们就开心、满足,日子就过得风调雨顺,反之,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在关系中翻起风云。 概括起来,关系变坏大概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造摩擦。当无法被看见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通过在具体的事情上挑刺、指责等形式,让对方看见自己。比如你指责对方总是脱下袜子到处乱扔,其实是想让对方看见,虽然他总是这样,但家里依然每天都干净整洁,这实际上是你在付出,他应该看见并感恩有你。 第二阶段,权力之争。经过第一阶段后如果还不奏效,我们就会似乎通过对错等维度去争输赢,而赢的目的还是希望强制对方看见自己。比如乱扔袜子的事情就会上升到懒惰、不负责任等问题层面上,如果对方认错,你就可以要求他改正,去承认你的付出。 第三阶段,报复。当权力之争分不出高下时,我们会进入报复的阶段,即心生怨恨,你要怎样,我偏不让你怎样,这时矛盾进一步泛化、升级。 第四阶段,放弃。这个阶段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关系破裂,比如分手或离婚,另一种是陷入假性关系中,表面在一起,其实各过各的,谁也不搭理谁,谁也不在乎对方。 综上所述,不论走到了哪个阶段,解决问题的办法始终应该回归本质——被看见,只要我们愿意透过现象看到实质,关系就会得到缓和,因为所有的折腾不过都是工具,想要实现的目的——被看见——才是重点。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