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认知的四个层次,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

朱文辉
认知的四个层次,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知道自己知道”,最后到“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是认知力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无论创业者还是普通人,在自我否定与肯定之间艰难前行、螺旋上升,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李霞
女儿去高中住校了,今天早晨收拾她房间的过程对自己有些觉察,分享一下: 一、与妈妈这个角色相关的三个期待 1. 我对自己的期待:被女儿认可——做一个被孩子喜欢的妈妈,所以多陪伴、多倾听、多付出而少唠叨、少指责。被社会认可——期待自己是个认真负责培养孩子、不是放任孩子不管的妈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不管不问?对孩子生活在脏乱的房间里视而不见?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 2.我对女儿的期待:期待她能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期待女儿接纳、认可、喜欢我,觉得我是一个好妈妈。 3.女儿对我的期待:无条件支持她、喜欢她,耐心倾听、陪伴,必要时给她建议。哪怕房间乱七八糟也一样爱她。  二、一点反思  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是我的期待和需求。看着收拾完的房间我的感觉很确定,是我喜欢这种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带来的安全、舒心,我劳累是为了满足自己,值得!心情舒畅~~~ 1.我可以对女儿表达:我对环境整洁的期待,我需要她的配合和支持。如果她能做好,我会感觉被照顾、被尊重、被重视,谢谢她!如果她不做,我就自己行动满足自己的需求。 2.我还可以对她表达:对她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生活(整理房间是其中一件具体的事)的期待,也许她可以感受到我对她深远的爱。

付伟丽
张旭
今天是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大学生是一个易于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群体,这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以及相对特殊的环境因素有关。我们不妨按照各个年级来简单归纳一下咨询实践中常遇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因陌生的校园环境和同学关系、与中学时不同的学习方式、独立生活所需的自理能力等等,产生的焦虑情绪是比较常见的。另外,有的同学因为大学的学习不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的督促、同学的共勉,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航标,沉溺于手机游戏或者通宵追剧,打乱了生活和学习节奏。 到了大二、大三,随着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熟悉,在交友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既有因不善交流、对形象不满意等原因而产生的自卑、焦虑甚至抑郁、因没有交心的朋友而产生的孤独感,也有在恋爱方面的各种疑惑,比如“猜不到对方是怎么想的”、“ta可能脚踩两只船,但我又没有证据”、“男朋友想跟我OOXX但我不想,我该怎么办?”、“被ta甩了很痛苦”。总的来说,20岁上下的年轻人,随着价值观逐渐成熟,朋友或恋人就成了评判自己价值观的一套客观标准,对这些事情的焦虑大部分都可以用价值观的冲突来解释。 大四面临着就业或者考研,是回老家、留在大学的城市还是去新的城市,与恋人继续在一起还是分开等等不得不抉择的问题,压力下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对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上面这些问题有点过于沉重而难以抉择了。 如果你也有上面说的这些自卑、困惑、焦虑、抑郁,我建议你首先判断一下,情绪问题是由某个具体情境而引起,还是已经泛化到日常生活了?如果是前者,可以先找朋友或者父母聊一聊,看看能否排解;如果仍然无法排解,或者已经泛化,那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