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如同成人世界里排斥的孩子气,内在小孩

李木秀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如同成人世界里排斥的孩子气,内在小孩看似是拖累,也能是资源,是人最本真的东西。 孩子气代表着一个人的原始能量,孩子的敏感、柔软、绽放、流动、好奇、天真,这些童真的能量,一直潜藏在内在,允许她来到你的成人的世界里,请你去触碰它,链接它,延伸它,用你成人持续的行动力去绽放它,内在的知行合一、没有压抑和内耗,活在自我的状态中,简单纯粹,是不是离成功和幸福近了很多? 看见她,懂她,链接她,滋养她,让她和你一起肆意绽放!

1温暖
0回答
朱艳秋
温暖了
相关回答
付玉
任何人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虚假记忆。 茶莉亚肖在本书中讲了一个4岁半男孩的故事。小男孩穆雷频繁的尿床让母亲十分担忧,因为母亲的弟弟小时候遭遇过猥亵,她自然开始担忧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尤其是当她听说穆雷几个月前尿湿了裤子,被日托中心的员工带去换衣服的事情之后。穆雷的妈妈于是坚信这位员工侵犯了自己的儿子,她报了警,警方逮捕了这位员工。然后,警察开始调查其他孩子是否也遭遇过不幸。结果,在恐慌的家长和耐心诱导孩子"说真话"的警察的努力下,又有40多名孩子描述自己受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侵犯。这名员工,以及他在同一家日托所工作的母亲和姐姐因此入狱。直到14年后,此案的诸多疑点才被提出,法院推翻了针对母亲和姐姐的有罪裁定。在这个事件的最后,作者写到: "我知道记忆是怎么回事,我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单凭一段记忆就能做出法律裁决的世界。" 我们的记忆也有可能被互联网篡改。 互联网和各种电子媒体不但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更加塑造着我们的记忆。一方面,社交媒体保存了有关我们的大量的数据,来证实我们的记忆,扩展我们的记忆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极大的增加了我们的记忆被修改、被歪曲的概率。心理学上有一个"记忆从众"现象,也叫做"回忆的社会传染性”。

周鹏
那些断不掉的关系,不幸的婚姻,有条件的男女朋友关系,甚至舔狗一样的朋友关系,千百次的想要离开,千百次说服自己又留在关系中。离开没勇气,留下来没有滋养,无尽的耗电。看起来都挺好,走进去千疮百孔。这是为什么,这是在关系满足一个什么呢,要降低一个人活着的幸福度,耗费生命力。肯定有一个无形的暂且称为东西吧。也许这和我们早年婴幼儿状态和母亲状态有关。其一:满足存在的感觉,破坏性关系总比没有关系好,长期被暴力的,突然有那么一天没有挨打,日子像过年,这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现实生活只有你自己知道。给苦难放了糖,喝起来上了瘾。其二:痛苦关系才深刻,我们文化里有一个说法,爱而不得,才最吸引人。讴歌的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的悲剧,让人肝肠寸断,跌宕起伏才过瘾。其三:我们女性好像忍耐是美德是习惯,再难的关系,好像自己忍一忍就过来了,甚至很多前辈去分享也是让一方忍。只要够忍够坚定,早晚会知道你的付出的。其四:想证明自己,通过留在关系中,证明自己是好的,有神一般的欲望,去拯救一个人,证明自己和满足被需要的感觉,没办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关系没了,自己就没了。自己的底线一直被挑战。也许你还有很多解释,总之了解自己,就有希望走出自己的桎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