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目睹过或在媒体上看到类似【老人滑倒周围人不扶不问】的小伙伴可以先评论区回复一下,我们看看有谁和您有相似体验。这样的事儿要是让我奶奶看见了,她一定会说现在的社会世风日下,现在的人心冷酷无情。
这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惯用的一种评论说法。但是我们不能单纯的只用这一事情来判定我们的社会风气和人心冷暖,而且这类事情的背后是蕴含着心理学原理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扶不扶”背后的奥秘。
1964年3月13日纽约市的凌晨,一位下班回家的妇女在穿过停车场时,一个拿着匕首的男子向她步步逼近。当她想跑开时,男子却揪住她,用匕首刺了过去。她大声呼喊,周围公寓的灯都亮了,有的人甚至探头去看发生了什么。当男子看到没有人过来帮助的时候,他又连续刺伤妇女,直到她死去。后来调查发现有38名目击者看到了这持续45分钟的袭击,但却没有人出来提供帮助,或者向警方报案。当时很多人就提出疑问了,为什么人们能把拾到的巨额现金归还,或者冒着生命危险去挽救跳河的人,而不愿抢救一位自己看到的危在旦夕的妇女?
就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偶然还是背后有其他原因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
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
让男学生参加了一个据称是校园生活的研究,每个人都独居一室并通过对讲机与其他学生通话,他们讨论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在他们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突然会面对一个突发事件——与之交谈的学生突然身体不适,而且情况很严重。这个学生说他在面对压力时会产生痉挛,还会窒息,感觉自己就快死了,需要帮助,随后对讲机那边就悄无声息了。这段对话其实是一段录音,分别给3组被试播放,但他们不知道是录音。
第一组每位被试相信自己和学生两个人交谈,他是唯一知道突发状况的人。
第二组每位被试相信自己和学生以外,还有一个人,共两人与学生交谈。
第三组每位被试相信自己和学生以外,还有4个人,共五人与学生交谈。
结果发现,1分钟内第一组有85%的人进行了施救,第二组有62%的人进行了施救,第三组有31%的人进行了施救。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旁观者越多,帮助求助者的概率就越少,并且拖延的时间越长。
换言之,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少。若果现场只有一个旁观者,他就担任了全部的责任,更容易实施救助;如果有两个人,每个人各自承担了50%的责任,如果有一百个人,每个人就只承担1%的责任,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扩散。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所以我们不能仅凭这件事情判断我们的社会风气和人心冷暖。
原因知道了,那么遇到这类情况,我们怎么能够提高被救助的概率?
我们可以帮路人聚焦责任,如遇到生命安全的突发情况,可以喊一句:“我需要医生,我需要护士的帮助!”,曾经也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在上班早高峰,突然一辆公交车在马路中央抛锚了,当时造成了严重的拥堵,也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就听车里有一哥们儿高喊一句:是爷们儿的就把公交推到路边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交车停靠在安全地段,等待公交公司的救援。原本大家都是在车里车外焦虑的等着,结果一声吆喝将责任聚集到某一类人的身上,提高了实施救助的概率。
如果是我们自己突发状况,例如在炎热的夏季中暑倒下了,你可以看着某一个人呼喊求助,让他明确知道你是需要他帮助的,将责任聚焦在他的身上。这样被救助的可能性对大大提高。
看完这些内容,现在您有什么想法了呢?可以评论区回复或者点点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