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动态已经去了别的星球
相关回答
李萍
央视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一句话: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父母心有谦卑,言行有爱,眼界开阔, 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影响下,三观正,品行端,内心富足。 正所谓,育儿先育己,正人先正己。 自己戒掉一身的“穷气”,孩子方才富足。
张素霞
“暴力”常被我们理解为是行为层次的事情。其实好多行为层次的暴力,首先都源于语言的暴力。 语言的暴力,并不一定是彼此的吵吵骂骂,大怒大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都可能会让我勃然大怒。 回想一下,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冲突,惹的我们总是不快乐,而这些都源于或轻或重的“暴力”沟通。 一件事情发生或被我们遇见时,如果可能会影响到我,我就会不自主的带着情绪表达,稍微有觉察的人,可能不是那么情绪化,但有可能会带着暗示或定义说话,等我惹着了对方,别人反击回来了,我还不知道咋回事儿,就会责怪对方错了,你怎么能这样说话,你怎么能这样做,你伤害了我,对我是不公平的……进而反击回去,这样就变成了真正的暴力沟通,甚至升级到行为上的暴力。 我们每个人在保护自我上,都相当的敏感,稍微有一点感觉到被伤害,马上就会反击回去。谁都想证明自己,谁都想争一口气。 我们人生中好多的不快,都是因为诸如此类的争个你输我赢的事情所造成的。这个脑袋就是想赢,而这个心却输了,不管别人生不生气,反正我是很生气。 古代有个故事,“让他三尺又何妨”,还有一句话经常被写在牌匾上,“难得糊涂”。肯服输肯低头,才是真正的赢家,才是真正的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而真相不是学习出来的,是证悟出来的。
郭佳丽
当你不执着的时候,你才真正开始明白 当你能接受明白,能接受不明白 你就会真正明白
石萍
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伴侣,朋友,合伙人,皆是如此。 收起自己改造他人的执着,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因为人是叫不醒的人,只有痛醒。 人活的是一个过程,修的是一种信心,其实世上并不会每件事都符合自己的期待,事与愿违是一件在所难免的事。
黄芳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有独一无二的衡量方式。接纳“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 接纳自己、重拾信心,其实是从很小的事情开始的,比如:好好感受一顿饭的味道,好好睡一个饱觉,让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感受正在发生的一切事物。 充分地活着,这就是完美。
宗阳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尊重孩子的努力 不问太多问题 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