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动态已经去了别的星球
相关回答
李国莉
与父母分离,与自我连接,存在2个步骤: ① 区别自我与父母 ② 放下“拯救者情结” 当我们深陷父母痛苦的沼泽而不自知时—— 表面上是我们无法收获幸福; 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命能量也是被限制、被破坏的。 而当我们能够真正去爱自己,爱生活时—— 我们的生命会开始流动;并收获源源不断的能量,幸福和快乐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纵使我们的父母没那么完美,纵使童年没那么幸福, 也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 与父母进行心理分离,放下拯救者情结,就是转变的开始。
赵莎莎
人生会经历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明知有些事可能无能为力,但依旧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徐逸帆
非暴力沟通过程: 1.什么是我的观察。在沟通时,我们尽量客观的说出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相较于观察,评价往往会让我们觉得被批评或指责,而观察只是我们在描述客观事实,更容易和对方达成一致的看法。 2.我的感受如何。这里我们可能需要区分一下“感受”与“想法”,例如你和伴侣产生了矛盾,你觉得ta不爱你了,这个是想法;而你觉得很难受、想哭,这个则属于感受。所以在我们和对方沟通的时候,我们尽量基于客观的事实,来向对方说出我们的感受,这样会让对方更能理解你。 3.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我们的感受是由于对方的行为造成的,例如我们看到伴侣玩了很长时间的游戏或者看了很长时间的电视剧,我们对ta说“你和游戏过去吧(你和电视剧过去吧)”,又或者不理对方,这时候往往会让双方的情绪都感到很烦躁。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自己这时候想要什么,通常我们是想要对方陪陪自己,那我们可以试着说“你已经玩了*个小时游戏了(你已经看了*个小时电视剧了),我感觉有点孤单,想要你陪陪我”,这时候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感受来源于我们的需要,所以当我们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指责,一起讨论需要,促进我们的关系。 4.为了改变现状,我的请求是什么。在我们向对方表达了我们的需要之后,我们还需要明确的告诉对方,我们的请求是什么,这个请求越清楚越好。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一下“请求”和“命令”,“请求”是“你可不可以”,而“命令”则是“你必须”,相较于请求,命令更容易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结合第三点,我们可以接着说“你已经玩了*个小时游戏了(你已经看了*个小时电视剧了),我感觉有点孤单,想要你陪陪我,你打完这局游戏(看完这集)可以陪一下我吗?” 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结合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作出不同的调整。重要的是我们对这四个方面的觉察,而不是用什么字眼去交流。
王昱杰
许多大学生都会有一段时期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经常会根据周围环境不同压抑最真实的自己。其实,我们首先要爱护自己、尊重自己,即使遭到了批评,我们也应该坚持做自己,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了,有什么困惑来找我聊聊吧!
冯二玲
尊重他人的命运 放下助人的情结 你介入别人的因,就会承担别人的苦。让该发生的发生,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
胡艳丽
耿耿于怀暗示一种难以释怀的、持续的牵挂情感,既可能源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也可能源自对遗憾或错误的沉溺,且常带有负面情绪属性~ 答应我,照顾好自己哦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