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有位朋友说,克服不了想象的恐惧。
这个体验我有过,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后面是学了通过六感(喜怒忧惊恐悲)、六觉(眼耳鼻舌身意)认知情绪才好很多。
比如,我很怕在人前讲话,如果碰到需要公开发言的场合,还没轮到我就开始紧张了。(这是情绪里的“惊怕”在工作)
紧张的时候,我脑子里会跑出很多画面,比如等下自己怎么讲,万一讲不好怎么办,万一别人提了我回答不出的问题怎么办,万一忘词了怎么办,万一别人笑话我紧张怎么办……。(这是六觉中的“嗅觉”在工作)
越想越紧张,根本控制不住,这时候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想上面,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我分一些注意力到身体的话,我会发现自己心跳很快、大脑空白、手心出汗、声音发抖……(情绪引起躯体反应)
紧张的高潮是在快到我发言的时候,等真正轮到我了,注意力回收到具体的内容,没空去想那么多万一,紧张就会慢慢降一些下来。(发言时,舌觉在工作,嗅觉退后。)
很多时候,我是能避免当众发言就避免,最好都用书面沟通,在书面沟通时,能有充足的思考空间,不用直接与人接触,就不会紧张。
我紧张的重点是,有人在关注我。
我为什么这么害怕别人关注我呢?(找出惊怕的原因)
源头在我妈身上,我妈属于比较情绪化的人,爱生气,我做事时,如果不符合我妈的标准,就会被说。
久而久之,做事时,只要有人看着我,就会莫名紧张,很怕对方不满意,批评我。
所以,事实上,我想象中的恐惧核心是害怕被妈妈批评,害怕不符合妈妈的标准,害怕不被妈妈爱。
当然,这里有个关键点是,我的嗅觉和惊怕靠前,所以会在意妈妈的批评,并非每个人都会这样。
在我真正看清自己恐惧背后的来源时,整个人放松了很多,虽然现在当众发言或者有人盯着我做事时,还是习惯性会有点紧张,但脑子里也有个清晰的声音在告诉我“没事的,他们不是那个爱批评你的妈妈。”
同时,会有意识把注意力从无尽的想象中拉回到现实,不再关注虚无的场景,开始关注真切的一呼一吸。
从恐惧到完全客服恐惧,认知清楚怎么回事是第一步,后面需要很多次的练习,直到自己适应新的模式,才算完全走出了这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