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过往的人生总是重重复复,交往过的人也重重复复,只是每次换

唐洁
过往的人生总是重重复复,交往过的人也重重复复,只是每次换了名字和样子而已。 实际上人们没有个性这种东西,只有和你的关系。 比如你交了一个对象,然后渐渐发现,她竟然越来越像你的上一个对象,当你为此震惊的时候,你可能只是误会了:你的两任并不相似,只不过他们都扮演了“你的恋人”, 而这个角色塑造了他们,把他们共同的方面呈现给你, 就像不同的演员在不同的影视作品里扮演同一个人物时,他们的表现肯定有很大的共同之处。 你到了一个新公司上班,看到新的上司和同事,不用说,他们很快会变成你以前的上司和同事。 你已经可以预料会被怎样对待,你可以预言将经历些什么,因为他们只是你的人生的演员们。 你终于领悟到这个世界的结构:这些人都是以你为圆心的圆,他们的半径就是和你的关系。自然了,同样的半径上可能重叠着很多个圆,这不是一组平面的图形,而是你螺旋上升的人生的一个切片。 难怪人们羡慕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因为他们的目光不穿过表象,他们的思想不抵达实质。 他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他们认识的每个人都是陌生人。 他们把同样的痛苦和快乐经历了无数遍,每一遍都像是初次经历。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宋洪秋
情绪管理篇

石萍
如果孩子出现下面这三种表现,暗示家长可能走入了控制的误区,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转变。 表现一:依赖性强、没有主见。有一类“直升机式”父母,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世界上空。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提供保护和帮助,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生活上,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孩子烫着、碰着;学习上,帮孩子收拾书包、整理书桌、记录作业;孩子遇到困难,马上去帮他解决,生怕孩子吃苦、受委屈······这样的过度包办,本质上就是一种控制,对孩子自身的能力缺乏信心。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长大后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幸福指数较低。被控制的孩子,缺少独立做事、自我管理的机会,只知道听话和服从。你为孩子横刀立马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成了受害者。你传达给他的信息是:你不行,你不够强大,你自己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介入来替你处理。 家长只有满足孩子独立的需求,他才能成长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随着孩子长大,要给他独立做事、做选择的机会;教会他做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而不是代替他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锻炼各方面能力,独立做成一件又一件的事,内心越来越有力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