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尽管在出现爱意、幸福和宁静这样的感觉时,人很容易喜欢自己
孙三丽
尽管在出现爱意、幸福和宁静这样的感觉时,人很容易喜欢自己,但只有当你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可避免的失落、孤独和困惑,无法控制的不公和意外的错误,并因此受到了情绪伤害时还能保持自爱和自尊,才表明你的心理在更深的层面上是健康的。人只有无差别地接受(这里的“接受”并非指不负责任或胡乱地倾泻情绪)所有的情绪,才会有完整健全的心智,才能拥有坚定的自尊并享受真正的幸福。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冯二玲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谭丽梅
爱孩子,做自己。 相对好的父母首先要有自我。 孩子不是父母的一切,只是借由父母而出生,父母和孩子都要去做自己。 有些父母的口头禅是:我全都是为你好……真的是为孩子好吗?还是在借助孩子来满足自己? 同时父母也要有边界。谨记要在自己的世界做自己,要有足够独立和成熟的人格。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更重要的不是父母为他做了什么,而是父母是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人格。 很多父母是没有自我的,或者说,他们的自我是不能面对自己的某些部分的,所以完全投射给孩子,孩子只能被动承担家族的命运,也只能被动承担父母不能面对和做不到的部分,这是很多家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 作为父母非常重要的是回归到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重塑自我的过程,首先回归内在,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这其实也是在陪伴我们内在的孩子一起成长。当你能真正成长起来时,你的孩子才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谷振强
我们5%是意识吸引来的,而95%都是“潜意识”吸引来的。 心理学家荣格说:“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不了解潜意识,你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因此,你的所有思想都在创造出你和你的人生。 如果对当下不满意,就改变你的潜意识吧。 早安
黄芳
确定亲密关系前应理性选择,不仅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观察,更要用心去感受,保持清醒,学会辨别是否适合相伴一生。 进入亲密关系后应感性经营,用心的积极关注,换位思考的理解,对需求的清晰表达,温暖有爱的回应,学会用爱去建立高质量的婚姻。
翟桦
人是一个能量体,现在对这一点感受越来越深。 来咨询的父母没有一个是不爱孩子的,他们竭尽全力地去“爱”孩子,往往却换来的是孩子的对立和对抗。 是孩子是“白眼狼”吗?错,孩子用他们心感知到父母给他们的不是爱,他们的父母没有爱,他们给不出爱。 父母以为的爱,是为了拯救自己焦虑的控制,是掩盖自己脆弱的暴力。 爱,是能量,教育,是能量的传递。 没有的东西是给不出的,这时候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的表达就是:闭嘴,给钱。我可以没有能量,给不出爱,但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去拉低你。
李有军
咖啡的苦与甜,不在于搅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伤痛,不在于忘记,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因为真正的痛苦是没人替你分担的,怎么走出阴影只有靠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