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习惯性地挑剔,否定,指责,看到孩子的每
宗阳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习惯性地挑剔,否定,指责,看到孩子的每一眼,都觉得他在犯错。习惯指责的父母,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苛责、伤人的态度,都会弱化孩子的自尊感,让孩子形成自我攻击,变得自卑和懦弱。 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不要轻易去挑剔孩子,多去看看孩子的好。 用包容、接纳、肯定,去赋予孩子价值,是在给孩子心灵最好的松绑。
1温暖
1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评论
茉莉
6个月前
道理都懂,做不到
相关回答
孙三丽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将情绪比作一头力气很大的大象,若我们试图通过蛮力去制服这样一头大象,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的,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反抗和冲突。但人的理性就像骑在大象身上的人,虽然力量不如大象,但却具有指导和掌控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不依赖于直接的、外在的力量,而是依赖于对大象(即情绪)的深入了解和尊重。所以在面对情绪时,我们首先需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和无力感。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软弱或失败,而是意味着我们愿意放下过去的固执和偏见,以更加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只有当我们真正放弃对抗和抵制的念头时,我们才能真正开始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与情绪的和谐共处。
邢阳
王红梅
“如果你不去觉察和成长自己,就落入到了命运里。如果你有意识的成长,增加自己的觉察,认识自己的潜意识动力,每个人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强调了个人成长和觉察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韩念周
以自我为中心画一个轮状的图形,中间一个圆写上自 我,周围很多圆,分别写上十八岁之前重要的人和事物,并在相关的圆旁边注明这些人和事物给你的印象。 自我这个圆两边各画一条线,左边写上形容十八岁之前的自己的形容词,右边写上形容现在的我的形容词。然后仔细琢磨琢磨。
徐青
接上期:如何摆脱家庭的束缚 小时候怕父母,怕老师,长大之后大概率怕领导。 原生家庭的束缚,在成长过程中,会延伸到老师和以后工作的领导身上。 工作上领导的否定、打压和过度干涉,其实是原生家庭束缚的延伸。 想办法找具备能力的指路人,找不到也没关系,但绝不能再被现有的人拖累。 分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这是脱离情绪束缚的第一步,达到主观精神世界的稳定。 但在情绪的束缚中,不自信、抱怨、不会拒绝是真实存在的,内观法虽然也助于改变这些状态,但并不能直接改变现实的存在,需要用现实的东西去改变。 不自信、抱怨、不会拒绝,这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应对社会的方式习惯,需要用正反馈机制改变。 这是解除情绪束缚的第二步,建立正反馈机制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群狗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狗被放进一个笼子里,里面设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但不会伤害它们的身体。这些狗挣扎一段时间,但逃脱不出笼子,最后会选择放弃。 人其实是差不多的。那些长期经历失败,在童年中有过诸多不愉快经历的人,第一直觉就会告诉自己掌控不了局面,很容易陷入在沮丧的状态之中。 而那些有过成功体验,从小就养成了优秀习惯的人,也更具备对付各种磨难和挫折的应变能力。 很多人不自信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太久没有感受过自信的状态,会心虚,不适应。 建立正反馈机制,选任何一个事情,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某种技能,或者某一个具体的事,尽全力把它做好,先在这个领域中建立自信,然后适应自己的自信。 只要重新感受自信的状态,你很快就可以得到调整。 先把事情做好,获得自信,自信又帮助自己把事情做的更好,这就是正反馈机制。 建立了自信,抱怨就会减少,内心变得更强,才有拒绝的勇气和底气。 未完待续......
徐驰
人都有两只眼睛。我希望,不论是带着伤痛的个人,还是处理伤痛的咨询师,都可以用一只眼睛看见人生旅途中的危机、困难、挑战和伤痛;也可以用另一只眼睛,看见家庭应对伤痛的资源和能力,看见生命奔涌向前、个人虽无法改变却可以利用的宏大力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