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所谓边界感,简单的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言行、想法
徐东芬
所谓边界感,简单的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言行、想法和情绪负责。 不过度卷入他人的生活,同时能够在他人越界时及时表示反对,维护自己的自主性。
3温暖
0回答
张瑞琴
温暖了
#
人际关系
相关回答
杨飞
形式化,仪式感的事适度地做可提升品味,制造浪漫,激发动力,但多则无益。习惯了形式主义会下意识的把人和事想简单了,比如人心。
杨晶心
灵魂伴侣的稀罕
张凤琴
你是否也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好不容易有个周末,起那么早干嘛?能不能让人多睡一会!” “用完的东西就不能放回原位吗?” 生活中,这些话大多都是寻常日子里最易说出口的。 我们总是试图去纠正,希望对方可以如我们所愿,有个好习惯。 而婚姻中的烦恼,往往离不开想改变对方的冲动,总是盯着对方的缺点。 抓着那些不顺眼的事情不放,挖空心思去纠正,可越是紧逼,越没有效果。 反而,忽视掉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 宫崎骏说过: “爱不是打造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美的眼光,欣赏那个不完美的人。” 生活不易,我们不必强求对方“和我一样”,也无需固执己见地钻牛角尖。 给予对方自然的生活空间,便会少一些抱怨和烦恼。 如果双方生活习惯差异很大,不如就给对方留一点“自留地”。 在这个自留地里,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生活,对方不要过多干涉。 彼此感觉舒服,生活才没有那么多束缚。
王倩倩
冯二玲
第305天 自 我 概 念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概念,心理学家发现,如果自尊低,各年龄段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对待或引导?最好是具体做法的内容也不一样。 4岁以前的孩子尚处于形成自我概念的时期,早期的自尊几乎完全来源与他人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影响。父母关注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孩子就不仅认识到,并感觉到“我可爱,我值得别人爱”。如果父母忙,没时间,给孩子的反馈也都是负面的,如“你不懂”“你还小,你不会”“你太傻了,怎能这样……”孩子会形成“我不重要,我总做错,别人喜欢我吗”等消极的、困惑的自我形象与自尊。 4-7岁的孩子的自尊会稍微高于他人的评价,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孩子的自我膨胀期,也有的人认为这时的孩子期待别人给自己更高的评价,希望自己有良好的表现,讨人喜欢。家长一定要注意,在这个阶段要给孩子准确、恰当的评价反馈,既不要助长了其膨胀的趋势,也不要打压孩子的期望,让孩子心灰意冷并形成“我努力了,别人也不喜欢我”的低自尊概念。 8岁起的孩子的自我评价开始越来越接近别人的评价了。 11-14岁的孩子开始更重视同伴的评价和关系,例如朋友多,受同学推崇(而不是老师喜欢)等成为自尊的更重要的内容。 13-18岁的孩子,尤其是女生也会对外貌、打扮等非常看重。 16岁左右很多孩子开始关注自己是否有“异性缘”,是否被异性喜欢,也是自我评价的标准。查尔斯·库利早在1902年就提出,我们尤其是孩子,对自我概念、自我形象的形成是通过“镜像自我”来构建的,即别人眼中的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镜子虽然也许有灰尘,也许并不平整,但照得多了,我们对自己的相貌自由比较准确的了解。作为镜子的他人,可能有偏见,可能愚笨,但大家总体对我们的评价会有其一致性的成分。对于孩子来说,镜子可能只有两个——父母。所以,父母给予的反馈评价,尤其是客观真实的评价,就像平整明净的镜子,能帮助孩子建构正确、正向的自我形象。父母在后来帮助孩子分析他人给予孩子的反馈,也有助于孩子学会辨清真假信息,建立良好的自尊。虽然自尊的形成不是只缘于父母对孩子的“对待”,但却有极重要的相关关系。
张俊霞
幸福是对过去满意,对现在快乐,对未来乐观。过去、现在、未来心情都很愉快,这就是幸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