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三毛说过:“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

孙三丽
三毛说过:“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就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个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被拒绝就与你绝交,相反会重新调试你们之间的关系,他会理解,你拒绝必然有自己的理由。只有那些懂得拒绝的人,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原则和底线,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达到与他人的双赢。所以,永远不要为了怕得罪别人而为难自己,从而答应一些触犯自己底线的事,要学会适当拒绝。 作家毕淑敏在谈到拒绝的时候说:“拒绝是一种权利。你那么好说话,又有谁能体谅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时候你舍弃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却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压榨,于他们而言,你所做的事都不值一提。” 一个总是无法拒绝别人、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内心一定是软弱的;相反,敢于拒绝别人的人,内心一定是强大的。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赵莎莎
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里,洛莉用她的故事告诉你,她不确定有没有用,但她发现这些问题可以寄放在语言中,暴露在阳光下,不是只能假装视而不见。这已经够了。讲述的好处就在讲述本身,就像人们总是在说:“你该找个人聊聊了”。她用亲身经历实践了这个过程,你可以走进当事人的内心,这比阅读任何一个来访者的故事更加动人心魄,你看着她挣扎、犹疑、试图遮掩,最终鼓起勇气说出来。 说出来了,一切都没有变,当然不会变。 一秒后和一秒前,世界还是一样。咨询室没有变,钟表还在滴滴答答,咨询师还坐在沙发上看着你微笑,你看着自己,所有的痛苦也都还在。 但你知道,这样就已经有些改变发生了。 我们改变不了问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问题的态度。或者说,只要能够看到问题的存在,就已经改变了面对问题的态度:在书里,有人更积极的找人求助,有人更坚定的付出了代价,有人会调整计划,定出更合理的日程表,有人会及时行乐,把握当下能把握的每一分钟,有人会说出他对一件事情的真实感受,即使它可能让别人不舒服,有人终于为曾经犯下的错误忏悔,不在乎是否获得原谅……这些过程很痛苦,同时也是改变的必经之路。人们在生活中走过无数弯路,确认可不可以逃避,而最后你会发现,整本书都在讲这个故事:洛莉的故事,所有人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同一件事——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 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这就是心理学为什么看上去如此无力的方式——交谈——去应对看起来如此无可改变之事。当痛苦终于被言说,人们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我们才有勇气从对方眼睛里看到自己在做什么,也有智慧去思考为什么做,或者,还存在哪些不同的选择。语言让我们沉静,不着急改变,而是储备时间与能源。交谈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痛苦,也接纳我们用来逃避痛苦的徒劳无功的尝试。等做好准备,它会转变成更积极的行为。 故事的最后或多或少每个人都可以变好一些。 这是一个好故事,每个人的改变都足够公平,与他们为之投入的代价相比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洛莉用她和来访者的每一处转折,每一段对话提醒你:不要心存幻想,这个世界没有奇迹,你无法逃避你所遇到的痛苦,心理学也不能提供任何幻想,但不要忘了,世界上也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一些人,可以直面这个无处可逃的,困惑的,痛苦的你。你们坐在一起随便谈谈,你可以言说真实的你,而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奇迹所在。

王坤哲
在咨询当中,估计每个咨询师都曾经碰到这样的来访者,第一次咨询结束后你告诉他咨询需要坚持一周一次的频率,但他偏偏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有的来访可以坚持咨询,但经常迟到或者到了时间却不想结束。这些情况都属于“不遵守设置”。 很多人会对这些情况不以为然,但其实设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保证咨询可以顺利进行的硬框架,同时设置也是为咨询内容服务的必要形式。没有固定的咨询时间和频率,咨询效果根本就无从谈起。同时这也意味着来访者在把咨询师当成“工具”来使用,而不是当成一个“人”来交往。 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探索其背后的动力是非常必要且是必须的!或许每个来访的动力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很可能是相同的,那就是这样的来访的超我是非常不够的,他们不愿意接受规则、制度的约束;同时很可能也是自恋的,因为他们往往认为这样的规则对我无效,我是独特的,我跟别人不一样,你不应该拿这样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我,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你不应该限制我的自由。这样的人我们可以推想在工作、生活、家庭中的关系如何。正因如此,精神分析会认为这样的来访还处在二元关系,什么时候能够遵守设置了,才意味着进入了三元关系,进入了正式的咨访关系,才意味着来访者有能力进入一段长期有效的人际关系。 至于迟到和不按时结束咨询,背后的动力更是复杂,也更有必要探索,需要在个案中具体分析和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